返回第四十章 乘风破浪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它们先在中美洲地峡的巴拿马停留了一下,然后又去了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很神奇,谁都知道东、西两国随时会开战,但生意却一刻也停不下来——交易完商品后,又采买了一些当地特产,这才扬帆起航,顺着南赤道暖流一路向西,最后再1700年4月底抵达了大溪地管委会辖区的金华港。

老实说,金华县虽然只有一座城市,但无论是地域面积还是海域面积,其实都十分广阔。它几乎囊括了后世塔希提岛在内的十几个火山岛,拥有户籍人口三万多人,是东岸人在太平洋之中最大的岛群中转站。

值得一提的是,金华县目前基本上已没什么太平洋岛民了。由于管委会第一位开拓者张金华的政策,东岸人在设立金华港后,曾经开着船在周围各岛屿上四处征讨,抓捕土人到主岛(大溪地岛)上干活。毫无疑问,那些种植园是十分残酷的,不但环境恶劣,看守们(多为农民军后裔)也因为早期与岛民们厮杀过于惨烈而手段毒辣,再加上传染病的影响,长期下来岛民们死伤惨重,至今已经十不存一。

面对这样的危局,大溪地管委会不得不积极自救。在韩向东担任管委会主任期间,他们曾经与宁绍和登莱达成过协议,又接纳了相当数量的清军俘虏及裁撤的农民军部队后裔,以填补岛民死亡后日趋下降的总人口数量。

到了1700年的今天,整个金华县十几个岛屿三万多人口中,太平洋岛民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不足10%,且剩下的也多与东岸人混血,文化和血统意义上的岛民基本可以宣告灭亡了。对此,东岸国内一些社会学家其实是颇有微词的,他们认为这破坏了大溪地管委会辖区的人种和文化的多样性,只不过没人听他们的,大溪地群岛或者说金华县继续在不可抑制地进行着东岸化进程。无论是语言文字、生活习性、建筑风格还是饮食服装,再过几十年的话,岛民最后的存在痕迹也将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山楂”号抵达金华港的当天天气有些恶劣。三艘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躲过了入港的暗礁区,进入到了风平浪静的环礁潟湖当中,并下锚碇泊。

他们同样在这里进行了贸易,出售了随船携带的大量日用百货及奢侈品(钟表、乐器、昂贵工艺品等),然后采购了巨量的干果、蔗糖、胡椒以及黑珍珠,打算前往拉包尔管委会辖区进行贸易。

黑珍珠现在算是大溪地管委会第一大出口商品。陆海军官兵军服的纽扣全部由黑珍珠制成,远东和本土很多中产阶级受此影响,也喜欢采购带黑珍珠纽扣的衣服,再加上首饰行业的需求,大溪地群岛的黑珍珠当真是远销海内外,闻名遐迩,为金华县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1700年5月31日,“山楂”号等三艘船只在经历重重惊险之后,顺利抵达了拉包尔管委会的最大城市拉包尔港。

最近十年来,东岸人在拉包尔的开拓也是愈来愈深入。他们不但新设立了莫图港,并把管委会政府都迁了过去,同时也在周边各个岛屿上大肆开发,驱使的人口除了岛民土著外,还有不少从本土及远东流放过来的犯人。

正是这些人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才将周围一大片可被称为绿色荒漠的土地给一点点开发了出来。如今,拉包尔管委会的特产除了黄金、西米、热带大木、金枪鱼之外,稻谷、芋头、水果、咖啡、甘蔗等商品的产量也是与日俱增,除行销本地区及邻近的澳洲之外,荷属东印度及远东诸藩这些个市场也慢慢挤了进去,整体经济往上走的趋势非常明显。

而一旦经济好了,那么拉包尔管委会对外人来说就不再是那个谈之色变的绿色荒漠,变成了一个充满黄金的机遇之地。商人们总是第一个发现这种机会,然后是工人、技术人员、军人、宗教人士等等。不过犯人流放制度还是要坚持,最好是能一次性大批量获得成千乃至上万人口,不然发展速度还是有些受限。

“山楂”号等船是在6月上旬离开拉包尔港。它们没有在当地大肆采购西米,那是回程时候的买卖(本土奶茶、冰淇淋行业对此需求一直很旺盛)。这三艘船的下一个目的地,不是中国大陆,而是菲律宾群岛!

事实上,它们将前往棉兰老岛的石井卫。这不是一开始就制定好的航线,而是“山楂”号船长的临时决定,并且得到了其余两艘船的首肯。作为一名远洋商人,探索每一个可能的商业机会是必修课,石井卫离此并不远,去看一看也无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