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对女娲的考核
如果在进入至阳之物之前,有人告诉黑王,你会舍弃你自己的记忆。
黑王肯定觉得他是疯了。
记忆,是一个人的根本,自己怎么可能舍弃?
但是现在,黑王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往日那些龌龊的记忆丢掉了。
只要丢掉了这些记忆,那她就是彻彻底底的女娲了。
有人会放着女娲不做,去做黑王吗?
黑王觉得这根本不需要抉择,这是明摆着的事。
于是,她开始尝试着舍弃自己原本的记忆。
但是真要动手的时候,黑王发现这并不容易,有点难度。
两个小时之后,王苛睁开眼睛了。
王萌嗯了一声。
女娲幽幽的说:“到那时候,这身体就没有用了,我不介意把她还给你们。你们要记住,我是神,神没有那么小肚鸡肠,是不会记仇的。”
李闻敬佩的竖了竖大拇指,然后帮她念题。
李闻一直按兵不动,好奇的看着女娲:“你这是要干什么?”
李闻哈哈一笑:“行了,我不和你聊了,我得干正事了。”
李闻笑了:“怎么?你不打算认她了?”
“没什么文化,说话也粗鲁,因为从小生活在穷乡僻壤,所以脾气也很不好。”
李闻纳闷的问:“现在没办法了吗?为什么?”
女娲选择了直接把孩子丢下楼梯,如果他的家长来阻拦,就把家长也丢下去,并且鼓动全家和他们断绝关系。
随着黑王的记忆越来越少,女娲的记忆越来越多,她的心里也越来越欢喜。
“现在钱院长在治我妹妹的病,可是换一个角度想,其实是在抹去我以前认识的那个妹妹。”
这就是神灵的高傲之处了。
钱院长缓缓地摇了摇头:“还不知道。要等麻醉过去之后才能弄清楚。”
所以天残祖师和王久的记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旦纠缠在一块,想要清理干净,那真是太难了。
其实现在的王苛,是女娲。
很快,黑王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比如有一道题,说如果你养了一只小兔子,你特别喜欢它,每天抱着它睡觉。有一天兔子越来越肥,越来越大,越来越丑陋,不再可爱了,你怎么办。
第二个选项,给大兔子准备后事,并且预备充足的纸巾擦眼泪。因为兔子的寿命比短,它可能命不久矣了。要做好生离死别的准备。
天残祖师,曾经也是凡人,也长期生活在淮城。
黑王,遇到了天残祖师同样的难题。
王苛笑了,她对钱院长说:“我好了,谢谢亲人。”
“除了伤心,我还有点害怕。我害怕我会像那个丢了孩子的女人一样。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我可能要面对自己阴暗的内心了。”
“她的亲生儿子,被卖给了大山里的不孕不育夫妇。这孩子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抽烟喝酒打牌,什么都干。”
所以,她紧急把李闻招来了,让李闻帮她念题。
王萌闭着眼睛说:“我曾经看过一个新闻。说一个母亲,小时候丢了儿子,几个月之后又找回来了。”
而淮城和湖城,区别不大。
所以,女娲需要王苛的身体。借用她到达至阳之物附近。
记忆体一旦暴露在人世间,那是很危险的。
因为王苛实力不高,所以女娲没有直接翻脸,而是和钱院长兜圈子,然后再找机会逃跑。
李闻:“……”
女娲选了第三项。
女娲觉得这就是正确答案了。
黑王长期生活在阴间,而女娲是所有人的始祖。
在故事当中,主人公在打人之前,说了谢邀两个字,然后就畅快淋漓的操作了一番。
李闻有点无奈:“你不是神灵吗?以神灵强大的精神力,学一门文字应该很快吧?”
又一个被钱院长忽悠瘸的?
“你能进来第三层杀我吗?你做不到,因为我在第三层是绝对的神灵。你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王苛的内心世界中,灌注大量的怨气,用怨气把我封锁在第三层。”
所以,她乖乖的去检查了。
女娲微笑的看着李闻:“现在,你应该很懊悔吧?你应该早点阻止我的,现在你没办法阻止我了。”
王萌苦笑了一声:“那倒也不是,我就是有点担心,有点不敢面对她,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她是坏人呢?那我可能会很伤心吧。”
女娲笑着说:“因为王苛,完全被我掌控了。你如果想要灭掉我的记忆体,只有杀了王苛一条路。”
控制她的人,就是女娲。
王苛内心世界中的魂魄,都已经被带出来了,唯独剩下王苛自己的魂魄。
女娲嗯了一声:“确实很快,但是我不想学。”
李闻说:“血缘这东西,挺神奇的。我们外人看来,那女人可能很痛苦,但是那毕竟是亲生的孩子,也许她有自己的判断。”
李闻又说:“另外,王苛这些年,魂魄一直藏在内心世界里面,没怎么接触过外面,你怎么知道她就是坏人呢?我觉得她可能纯洁的像是一张白纸。”
她选择第三项,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李闻哦了一声:“那我多谢你了。”
于是,她干脆在宫殿大门旁边,用能量给自己搭建了一座小屋。
第三个选项,是买一些调料,把兔子杀了吃肉。
而李闻也在心中冷笑:你想去至阳之物?好啊。我上次在至阳之物里面放了那么多怨气,你进去之后,估计可以好好体验一把了。
而黑王没有这样的需要,因此他找到记忆之后,随手就灭掉了。
王萌疲惫的闭上眼睛:“不知道魂魄这东西,有没有血缘一说。否则的话,第一个进入我妹妹身体的魂魄,就是我的亲妹妹吗?后面的全都不算数了?”
李闻笑了:“你不会以为我跟她很有交情吧?”
李闻,确实得干正事了,女娲正在内心世界中呼唤她。
稍有不慎,记忆体就会被污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