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司农寺需要这样的人才(求票求订阅)
赛加羚羊野生状态下,每年只产一胎,雌性羔羊八个月就能性成熟,公羊需要12个月,也就是说,羔羊最晚一岁龄就具备繁殖能力,这在体型较大的哺乳动物中,已经是很强大的繁殖能力了。
但是一岁龄即便能繁殖,那也只能叫作‘少年期’,就像狗的一岁相当于人的七岁一样,三岁的狗才算壮年,赛加羚羊也是差不多的样子,因为它的寿命也只有十二三岁左右。
所以鹰锐说饲养员总结的是三岁到六岁的壮年羚羊,这个说法是没错的,三岁以下叫少年,三至六岁是壮年,六到九岁是中年,九岁以后就是老年了。
壮年期作为羚羊种族中的顶梁柱,理论上说是具备一年产两胎的能力的,只是野生环境下,食物和安全问题都无法保障,所以只能一年一胎,但是完全圈养的羚羊,却不存在这些环境因素上的考虑。
之前汉部落饲养的羚羊,基本上还是主要由尖角部落的原班人马来饲养,他们也是按照原来的放养、散养的方式来养的,这样养出的羊和半野生也没什么区别,而罗冲前世的印象里,关于养羊的方面也都是‘放羊’的场景,对于羊的圈养没什么概念,他只记得猪是圈养的。
而这次缚马关因为忙于建设城池的原因,分不出人手来每天放羊,所以只能圈养,没想到居然还养出来了意外收获。
如果这个方法能够普及的话,以后不知道能为汉部落增加多少的肉食,还有其他的附属产品,比如羊角和羊皮,想到这里,罗冲立刻说道。
“把那个总结经验的饲养员名字记下来,等这个方法经过验证之后我会给他封赏,不仅有爵位还有官职,告诉他,接下来也要好好养好好总结,包括圈养期间羚羊的习性会不会发生变化,还有圈养期间应该吃什么饲料,都让他总结一下,就说这是我交给他的任务。
嗯,还有,不管这个方法能不能得到验证,先奖励给他30块钱再说,作为他擅于发现,积极上报的奖励,就说是我奖励给他的。”
“是,谢谢首领教我。”
就是,就是,可能过冬的衣服不太够,需要郡里给补充一些兽皮,或者厚点的羊毛布。”石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毕竟让他自己管理了,结果没有管好,还得回去找罗冲要援助,这不就说明他自己没干好吗?
为什么一个类似农科院的部门能位列九卿,在古代这种农业社会,农业就是一切啊,毕竟民以食为天,所以古代皇帝们看重这个部门是没错的,给的地位很高。
但是当罗冲走到了夯土筑成的城墙里面,那些移民的居住条件却让罗冲堪忧啊,有那么厚实高大的城墙保护,安全是绝对够了,但是正儿八经的房子却没多少,倒是有很多晾晒玉米的竹竿,看着挺像个样子。
“嗯,咱们部落里面,你不是最聪明能干的一个,但是你老实,最听话,只要按我说的好好学,早晚也能干成大事,到时候当个郡守也不是不行。”罗冲还是对他鼓励道。
比如张骞从西域带回来什么种子,就要交给大司农培育,然后再逐渐向民间普及。
“嗯,就这么办吧。”罗冲肯定的点点头。
麻田县的负责人是石头,也是汉部落的原班人马之一,这里作为汉部落的西部边陲,而且有过被食人族攻占过的经历,所以最首要的建设任务,是军事防御体系,也就是城墙,那些居民住宅反倒是小事了。
“嗯,粮食什么的就不用了,我们这里种的玉米足够撑到明年夏初了,肉食的话,也不用,我们养的足够吃了,而且这里靠山,冬天的时候也可以安排百姓们自行出去打打猎,一个冬天而已,没啥问题。
后来的朝代中,大司农的权利不断被其他部门剥夺,管理财政的权利被户部夺走了,但是管理全国粮仓,还有劝农,水利,救灾救荒这些事情依然是归司农寺来管的。
鹰锐不解的问道,他只听说过首领前段时间弄了一个鸿胪寺,是专门招待外部落来宾的政府机构,直属于首领管辖,看起来很牛逼的样子,但其实权利并不大,现在又出来个司农寺,更是听都没听过,看来也是首领刚想出来的。
这样的生活情况很挤,一家小两口,也有的带着几个孩子,足有五六口人,全都挤在一间‘多功能房’里,因为做饭吃饭,睡觉休息都要在这一间屋子里,家里所有人都要挤在一个大土炕上。
玉米这玩意儿和大米不一样,需要先把玉米棒子外面的皮剥开,然后可以把几个棒子放到一起打个节,最后编成一串,就这样完全晒干了才能进行脱粒,否则这些刚收了没几天的鲜玉米一搓就烂了,还怎么进行脱粒。
种植苎麻和种植粮食并不影响,苎麻每年种一次就行,剩下的就是反复收割,一年可以收割最少三次,多了可以五六次,这个主要看天,风调雨顺长的快就能多收两回,不过基本不用田间管理,属于种上就不用管的那种,所以不会浪费种植粮食的时间。
也就是说,虽然房子差,但是院子足够大,所以那些土坯房全都显得很稀疏的样子,有的人家院子里还搭了畜棚或者猪圈,囤积粮食和柴草的土屋,兔子笼和鸡窝,还有每家都有的一块菜地,外面统一用树枝编成的篱笆当作院墙,但是大多数的院子都没有院门,家门口的巷道里和院子里,还有不少的小奶狗摇着尾巴跑来跑去,这些都是移民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时候带来的小狗崽子,现在大多都才几个月大,还有一部分是后期从汉阳城那边买来的。
“好了,就这样吧,我还要去丹山郡那里去看看,时间紧张,就不在这里多待了。”
不过好的一点就是,虽然住房条件差,但是土地分的足够多,所有记录在册的人口,全都按照宅基地的标准足额发放了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