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冲一顿小声嘱咐,詹荧则是掩着嘴听的咯咯直笑,最后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罗冲,“夫君,这样真的行吗?”
说明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但其实大部分人都见过,也吃过这东西,那就是胶囊类药物那个透明的胶囊外壳。
当然这样还不算成品,在使用之前,还必须涂上一层硝酸银,让相纸感光才行,因为从负片转印相纸的这个办法,其实就相当于二次摄影,也可以理解为用投影机把透明负片上的图像曝光到相纸上,使相纸成为一张拥有正像的照片。
明胶的性质比较稳定,正常情况下轻易不会产生变化,也不溶于水,只有在热水中才能被溶解成粘稠的液态,这就是罗冲准备制作‘负片’的基材。
“对啊,就是小才能带的多啊,你看这么小的底片,装在盒子里,你随身能带上百片吗?至于照片的大小,我不是都说了可以后期放大吗。”罗冲解释道。
去病,你带三十个骑马的亲卫,到汉阳城北边的山脚下清理一个靶场,拉好警戒线,不要让百姓误闯进去,还有那些打猎的,不要让百姓误入,然后你再带人丈量一下土地,从射击位到靶位中间,每十米做一条标记,留着我们之后测试弹道用。”
三人立刻拱手称是,然后就各自分头忙活自己的去了,罗冲也找来自己的亲卫头目,让他再派个人到工业县那边催一下设备和器材。
等女人和孩子都回屋之后,罗冲又把去病他们几人叫来单独安排。
既然有了负片,那就肯定需要转印的相纸了,罗冲采用的就是胶卷诞生之前,世界上普及最广,造价最低的一种相纸,蛋白相纸。
“怎么,还不信我的了?”罗冲装作不满的反问一句。
新的相机非常小巧精致,朝前的面板上安装了一个连接了折叠皮革缝制的遮光套,镜头后面还安装了一个简易的抽拉式快门,再往里面的中间部位就是放置取景玻璃和底片的卡槽,相机内部的最后面则是斜着安装了一小块镜子,把镜头照进来的光线反射到了相机顶部,相机顶上开了小天窗,用来俯视取景。
另外还有一台木头框架的照片放大机,同样是用楠木制成,它的原理,其实就是一台垂直向下的投影仪罢了,投影仪用木头齿轮和齿条固定在立式的底座上,使其可以上下移动来跟相纸对焦,下面的操作台是用毛玻璃做成的空箱,里面可以放置一盏电石灯便于操作,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所以,制作负片光有明胶也不行,同样需要硝酸银来使其光敏,不过这样做出来的底片,就不需要立刻拿去暗房洗照片了,可以等全部拍摄完后,再拿去暗房一块洗,这就是干法摄影,也是胶卷出现的前一个阶段的技术,除了基材不是柔软的胶卷外,已经和胶卷相机没有太大的区别。
闻农,你立刻回研究所,按我的要求把那种硫酸钡的曳光剂弄出来。
去病看着眼前的这些东西,还有罗冲给出的解决办法,不禁伸出了大拇指,“首领真厉害。”
小型化的相机,超小型的底片,还有照片放大机,想到这里,去病突然又问道。
“你去准备一些猪皮和猪骨,然后用石灰这样这样,再去弄些鸡蛋清,里面加点食盐,然后去我书房拿些画图用的白纸那样那样”
“这倒是,那么小的底片,别说上百片,就这一整盒我也能背得动,不过我们之前用玻璃试过啊,玻璃是无法留影的。”去病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然后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鳌飞那边,也已经按照罗冲的要求制作出了第一台木壳小型照相机,用的木材正是罗冲从汤部落带回来的楠木,这木材结实,还防虫蛀。
“对了首领,那你说的便宜照片在哪啊?”
罗冲再次拿出厚厚的一摞半成品相纸,“呐,就是这个。”
鳌飞和去病两人当即再次惊讶道,“纸的?!照片?!!”
“没错,纸做的照片,怎么样,比你的铜板和银版要便宜的多吧?”罗冲看着他俩惊讶的表情,当即就得意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