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鑫部落对竹岛的统治力度并不是太大,对竹岛百姓而言,完全是一种放养,散养的模式,鑫统领虽然也向竹岛的百姓征收粮食兽皮,但和收税还不太一样,而是作为一种货物交换的形式存在。
“敢问这位汉部落的长使,你刚才说的话可是真的,能作数吗?”那须发白的族老来到薛青窑的面前第一句话就这样问道。
首先,这个时代还没有产生所谓的民族概念,大多都是部落,家族,氏族思想,因此在他们的眼中,汉部落的氏族和他们的村落并没有什么不同,大家都是一样种地吃粮长大的人,汉部落和鑫部落也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样拥有多氏族的大部落,区别无非是汉部落的氏族更多,规模更大,各方面都更发达一些。
竹岛是以玉米为主粮,大豆为辅粮的地区,因此吃玉米的历史非常悠久,玉米高产,虽然不愁填饱肚子,但却始终有一个困扰,那就是就食困难的问题。
所以族老父子对和汉部落的交流并不排斥,当然,这要建立在汉部落真的不会伤害他们的情况下。
这也就造成了竹岛的百姓对鑫部落并没有多大的认同感,而汉部落的百姓都清楚的明白一个事实,他们向汉部落缴税,他们享有汉部落所有的福利政策,同时也拥有一起建设保卫部落的义务,所以他们都认同自己是汉部落的一员,自己是个汉人的事实。
其他的鑫统领对下面的那几个部落和氏族的民生,经击,法律之类一概不管,类似于宗主制,下面的小部落和氏族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
而不是像汉部落那样,罗冲对汉部落的统治,那真是什么都管,从户籍,到土地分配和耕种,再到招募士兵保卫部落,征收税款用于部落基础建设,那是正儿八经的国家经营模式,管控力度之大,完全不是鑫部落能比的。
“当然,老伯尽可放心,我刚才说的都是我们首领下的命令,我们当然不会违背首领的命令,不然我们也是要承担罪责的。”
虽然使团来的时候给他们带来了小麦种子和种植方法,他们也成功的种出了小麦,但小麦和稻米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劣势,首先产量就不高,其次就是小麦如果直接拿来粒食口感并不好,最合适的食用方式就是磨成面粉,然后制作成各种面食食用。
因此听到薛青窑主动说愿意给他们提供稻种,教他们种植稻米,这如何不让他们激动?
要不是村里的年轻人连滚带爬的跑回来,一口咬定汉部落在他们的农田里杀人,这个村的族老是说什么都不会相信的。
因为鑫部落的领地占据了竹岛通往大陆的唯一通道,也就是那条暗桥,而且还占据了竹岛唯一的金属矿脉,所以其他氏族部落想要从草原获得耕地用的牛羊,就只能通过鑫部落获得才行,想要耕地用的金属农具,也只有通过鑫部落才能得到,竹岛百姓向鑫统领缴纳一定份额的粮食,才能从鑫部落换到金属农具和牲畜,这就是双方之间的关系。
现在汉部落真的来人了,还说明了事情的缘由,这个村的族老思考了一番后,当即决定出来和汉部落这边面谈,真的假的聊聊再说,反正现在汉部落这边人多,他们真的要烧杀抢掠自己这个小小的村庄也挡不住,干脆豁出这把老骨头和汉部落讲明白再说。
可惜制作面粉需要用石磨,而这东西他们自己又做不了,即便种出了小麦,也只能拿到使团建的那个磨坊里去磨成面粉。
但我们汉部落首领宅心仁厚,不忍生灵涂炭,妄造杀孽,特意下令此战只诛鑫统领首恶及其军队帮凶,万不可与当地百姓为难。
年轻的那个是族老的长子,常和使团走动,会说一些日常交流用的汉语,看着眼前百多号披甲执锐的军士,倒也没有面露惧色,扶着自己老爹就稳步走了过来。
按照这个理论,如果刚才这人说的真是他们首领的命令,那他们应该真的不会伤害自己这个村落。
果然,这告示宣读完还没一分钟,便有一间竹楼打开了房门,从中走出一个须发白的老人,正是此地的族老没错了。
“村中族老可否出来一叙?”
心里的石头稍微向下放了放,老头再次问道,“我刚才听族中的青壮说,你们汉部落的大军占据了我们的农田,那你们什么时候能够离开?不会永远占着我们的田不走吧?”
等贴完了安民告示,薛青窑见还没有人出来,就招呼身边的一个翻译开始对村民喊话了,他说一句,便让翻译喊一句。
所以和小麦相比之下,稻米这种直接去了壳就能吃的精粮,才是他们大规模种植的首选。
“敢问这位长使,你说教我们种稻米可是真的?”老头立刻不敢相信的问道。
“这是当然,我是这次大军最大一个的军司马,这些人都归我管,我说的话当然作数,族老尽管放心,等打完了这一仗,我们汉部落一定兑现承诺,教你们种植稻米。”薛青窑立刻拍着胸脯对族老父子保证道。
这话说完,身边的竹楼上也纷纷打开了门窗,许许多多的人影从门窗处探出头来,男男女女,老弱妇孺,大人小孩都伸着脑袋瞧着这边,眼睛里不再是恐惧,而是更多的惊喜,好奇,和探寻。
那些种粮的主力青壮男女们甚至还带着一丝兴奋,汉部落居然愿意教他们种植稻米,如何不让他们兴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