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原大陆这边,经暗桥前往竹岛,隐藏在水下的长度足有二十三公里多,如果加上两岸陆地上面的桥梁连接部分,一共需要二十五公里长的大桥总长。
其中整个大桥的中间部位,又有六个跨度达到百米的超长拱桥,主要用于桥下的船只通行,这几组桥墩中间的礁盘,将来还要被炸掉,用于低水位时供三桅帆船通行,从而达到降低整座大桥高度的问题。
目前的工程进度方面,汉部落已经完成先期的地质勘探,还有桥体的设计方案,整座大桥需要近千根几十米高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主桥长二十三公里,相当于二十多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长度,宽三十五米,一共是双向六车道的设计。
不过说是拦海大坝有些不太标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口口插入海面的井。
筑平在这个工程中,仍然没有行政管理的资格,他也不负责大桥主体的设计,他主要负责提供当地的水文和地理情况,毕竟他从小就是在琼州岛出生的,又是研究建筑的,对大桥的建设项目能提供不少的帮助,不过仅仅如此,筑平仍然十分满足,他觉得能够亲身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只要能让他看到大桥完工的那一天,就算让他当天死了也值了。
像是这样的钉子,每个铆钉点要做一组两根,也就是大桥的宽度。
具体的施工办法就是先在暗桥的礁盘上锚定桥墩的位置,以五十米的宽度为一跨,也就说五十米一个设立桥墩,先在桥墩的周边用沙袋构筑重力坝,将海水挡在沙墙的外面,从而形成一个无水的施工空间。
这种行为,在以前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把岸上的山炸开,装到袋子里填海?
这个工程指挥部里,聚集了大量建筑方面的大佬,最后众人讨论了首领的要求,还有设计指标,然后又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共同做出了一个方案,并且飞鹰传书给罗冲,获得了工程审批。
桥的中间的位置是两条轨距达到了1.8米的宽轨重载火车道,两条火车道可以保证同时对向行驶,这样就不会影响桥上的通车效率,设计时速为六十公里每小时。
这么长的一座大桥,而且还是公路铁路两用桥,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赵州桥的单孔拱桥,中间不设桥墩,主跨跨度足有三十七米多,但是这还不够,而且汉部落要修的这条跨海大桥足有二十多公里,一个拱是肯定不够的,所以罗冲的想法就是连续拱桥。
薛青窑特意从朝阳郡的余氏族高价聘请了一百个青壮过来,利用他们擅于潜水的优势,深入海底探明情况,再结合筑平给出的情况,他们终于确定了大桥建造的环境。
火车道的两边,分别是五米宽的双向车道,两边加起来就是四车道的路线,主要供马车通行。
跨海大桥的启动阶段,先是搜集当地的水文情况,确定高低潮水位,另外还有大桥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水下暗桥的地质情况。
也就是说,这座马路铁路两用桥,并不是按照武汉长江大桥那样的下面铁路,上面公路的双层设计,而是所有路面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中间跑火车,两边跑马车。
这样的设计也是目前汉部落能够做到的极限了,其实像这样的超长跨度的桥梁,按照现代的桥梁工艺,大多数都会采用钢丝斜拉桥的方案解决,但是汉部落现在根本制造不出合格的合金钢丝,也没有那个施工能力能把几百上千吨的钢索和桥面吊装上去。
至于用铁链拉一条供重载火车通行的吊桥?
那还是趁早洗洗洗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