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忍受不住这种恐惧的等待,余容度爬出了洞穴,却在洞口看到了远处那片戈壁的上空悬坐着一位白衣飘飘的仙人。在初升旭日的朝霞中显得异常的静谧。
抱着早死早投胎的心情,余容度快速的向那个仙人走去。随着越来越近,余容度就越觉得那仙人的造型很熟悉。
忽然,余容度感觉这个画面有那么一丝苍凉的感觉。
望着这最后一把小刀,却是微微一笑道,“这乃是当年余化之化血神刀,为其师父余元所炼制,此刀极为凶恶,不论何人,只要被砍破一丝血皮,就会化血而死。若是被此刀正正砍中,不但当场身死,就连元神都会被吸入刀内,原为旁门之道,却经过这么多年的沉寂,依然有旁左之术,登堂入室为道,其妙用你可自己体会。余元乃是我师伯通天道人之弟子。而今,既然如意乾坤袋已经认你为主,这刀却是我不方便取走。”
恭恭敬敬的上前,低头说道:“小子余容度,拜见观音大士。”
余容度紧张的回答:“菩萨请说。”
余容度看到这一幕,却是知道如果没有什么好的主意,估计自己隐藏那个葫芦也会被发现,那个时候,恐怕就是观音大士再大慈大悲也不会高兴自己的隐瞒,情急之下出妙招的余容度急忙说道:“菩萨,小生长居于此,无意中发现一块青玉,可做床榻,献于菩萨。”
余容度一愣,以为观音大士已经知道了自己有一个成熟的葫芦,却没有成,人家要的只是一个葫芦,不禁松了口气说道:“菩萨如需,尽管取去,小生绝无二话。”
余容度听完,心里却腹诽道,真以为我是土老帽了,那孔宣可不全是修炼五行之法,实际上人家的妖族神通五色神光才是底牌,当然这话不能说,却只得装作大喜,说道,“小生愿意,小生愿意。”
说完随意的看了一眼这个洞府,却是很自然的说道:“既然说道因果,我便不能这般得益于你,看你修炼之法太过粗拙,又是吸纳单一属性灵气,在今天灵气淡薄的世俗界确是不利你修行,今我交于你一个法决,可汇集五行之灵气,五倍于常人修炼。当年殷商三山关总兵孔宣即是修炼此法,功力深厚,所向披靡,堪为圣人之下第一人。你可愿意?”
观音大士对于余容度称呼为菩萨没有丝毫的反应,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余容度,眼光掠过他,然后落在身后那一片荒凉的沙漠中,柔和的问道:“封神之后,两千年来,可有人来此?”
余容度却是一颤,因为他不是原先的那角蝰妖蛇,尽管得了记忆,但是对于这样佛家大能来说,想要算出他的信息几乎是随手而为的事,到时候恐怕就是斩妖伏魔之时了吧,但无奈下回答道:“菩萨所问,小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话刚说完,就见观音大士一摆手,几乎无所觉的就回到了自己的洞穴之内,好在洞穴够宽大,观音才能自如的进来,看着那葫芦藤,余容度却是担心的说道:“菩萨,这葫芦明显还未成熟,恐怕有碍菩萨所用啊。”
观音大士这个时候才对余容度的自称有了兴趣,一般自称小妖或者弟子的较多,而自称小生的却是很少,尽管只是随意的看了一眼,却是发现不少东西,淡淡的说道:“你虽为异类修行,但借助天劫化去一声妖气,修的一身纯正灵气,近乎上古修士,虽然能够走的更远,但其道路更为艰辛。由此心智者,当为生灵。称呼小生也算是恰如其分。”
观音大士就是观音菩萨,但又不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为原本阐教慈航道人入西方佛教而修行而成。原为男身。但在于中原神州之地,因为民众的认识,观念。由巨大的信念所演化之象,承载了慈航道人所有善的一面,脱胎与妙善公主而修行所成。
观音大士!
观音大士这才回过神来,看了一眼余容度,轻声说道:“你一介妖蛇,因缘际会生活在这封神旧地,可谓福泽深厚。今日本座来此,欲有几事相问。”
观音大士玉指虚空一点,便有一股庞大的信息传入余容度的神识之中。也幸亏余容度本身的神识就很强大,再加上有吞噬了角蝰妖蛇的神识,尽管还是很弱,但依然可以承受这些信息的冲击。观音大士很是赞赏的看这余容度加持清醒的接收那相对而言庞大的信息
片刻之后,功法传送完毕的观音大士,正准备离开,却忽然又顿住,这一下倒是把余容度吓了一跳,以为她发现了什么。正胆战心惊的时候,却听到观音大士和蔼柔和的声音。
“你既然得了如意乾坤袋,却是同惧留孙有些罅隙,虽然惧留孙不会下到世俗界来对付你,但是你还是小心一些为好。还有就是现在神州正值大劫来临之际,你还是早些回到神州,入世修行,积累功德的好,不然身为妖类修行,逆天而行太过艰难,没有功德恐怕你的修行之路走不太远。一切你自己可以多加琢磨,本座来此之事,不要告诉任何人。”
话音刚落,观音大士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洞穴之中。余容度尽管身为冷血动物的蛇类,又有鳞甲护身,却依旧出了一身的冷汗,待看到观音大士已经消失,却是一下摊在了地上。
嘴里却只是喃喃自语到:“幸亏只是观音大士,要是那观音菩萨前来,恐怕就成了被收的妖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