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完成,就可以为这款工程运输车进行充电了。这辆工程运输车依靠电池驱动,为了方便货物运输它上面是不会携带安装什么太阳能电池板,同位素温差电池等这样的补电系统的,因此需要外接电源进行充电。
为什么不在原地组装完成而是转运到知海月面科学考察站那边进行组装呢?这主要是因为整个组装过程需要人为操控进行,而考察站这边的通讯比较便利,便于地球操控指挥。
当然了,也不能一股脑地全部都卸下来,得按照计划有选择地进行。其中大部分物资可以承受月球昼夜温差的影响,但也有一些设备无法承受。因此,这些设备和零部件暂时存放在着陆器的货舱中以提供必要的保护。
为了提升整个工程运输车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这两台工程运输车,不,应该说他们前期送到月球上的三台机器人和这次的这两辆工程运输车都采用了快充技术,因此充电非常迅速。像这辆工程运输车里面所装备的那块一百度左右的电池,整个充电时间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因此,为了方便运输,也是为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所以这两辆工程运输车所会用的超级固态电池是不携带任何电量的。尽管超级固态电池已经非常安全了,但考虑到在飞船发射以及航行着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剧烈震动会导致电池出现短路从而引起火灾。所以货舱内所运输的电池通常是不带电的。这样即便是发生了短路,也不会出现问题。
不过,这些纷纷扰扰与项目本身无关,因为现在重要的是后续工作的展开。首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货物从飞船中卸载下来。
工程运输车是卸载的关键设备之一,尽管目前还看不出车的样子。为了方便运输,这两辆工程运输车已经被拆解成数百个零部件并放置在着陆器上。
这个多用途工程机器人上还可以加装一个小型车斗以承担一些运输工作。实际上,知海月面科学考察站的建设所需的月壤运输工作都是由这两台多用途工程机器人承担的。只不过它们毕竟不属于专业的运输车辆,所以能够承载运输的货物比较少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力气往月球上运输两辆专业的工程运输车的原因,可不光是为了运输那可黄金陨石星核。虽然这个黄金陨石星核的价值比较高,但也没有高到专门运上来两辆工程运输车的地步。
整个工程运输车的组装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在设计时候就考虑到了如何在月球上进行组装。并且在拆解运输过程中尽可能拆解成较为完整的部分,因此在月球上,只需要将这些部件按照相应的顺序像搭积木一样组装在一起就可以了。
通过智能操控机器人的帮助,工程运输车的车体框架被从着陆器上卸载下来。接下来,第一台工程运输车的其它部件将被多用途工程机器人运输到几百米远的知海月面科学考察站进行组装。
这个充电速度在地球上不算什么,因为吴浩他们的超高压无线远程充电技术只需要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充满一百度的电池,半个小时的时间差不多可以充满三四百度的大电池了。
可这是在三十八万公里之遥的月球上,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选择了一个非常稳妥可靠的充电方案。因为高压充电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月球上的环境非常的严酷,贸然使用太过激进的方案很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很多探测器上面的技术其实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最可靠的技术。毕竟相隔太远,鞭长莫及,一旦某个系统或者某个部件出现问题,那么就将导致整个探测器失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