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轩在1983年耗费了将近50亿美元的巨额现金,完成了对rca公司的收购。这场惊天收购案早已作为经典案例,写入了哈佛大学的d等技术领域的积累,为东方集团在液晶、数码等领域近几年时间内追赶日系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rca公司就像哆啦a梦,它口袋里的好东西远不止如此。
rca公司在卫星技术领域也有很强的实力,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国防部和航天局的重要承包商。现任的南科大校长赵伟明教授当初在rca公司任职时,与团队的其他成员一起研发出了一款名为rca1802的微处理器。
这枚8位元的rca1802处理器,不但是risc(精简指令集)架构的鼻祖,还是世界上第一款能满足外太空高辐射的苛刻环境的芯片。这款rca1802芯片后来被用在,美国国家航天局于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太空探测器上作为主芯片。
不过东方集团当初为了说服美国当局同意自己的并购计划,主动提出把rca公司所有的敏感业务全部剥离。因此rca公司的航天部门。早在几年前就被卖给了休斯公司。不过rca公司在卖掉大部分航天业务的同时,特意保留了商用通信卫星研发部门。
rca公司是全球第一个研制双频段通信卫星,以及第一个使用全固态通信卫星的公司。rca公司研发的第一颗通信卫星satco)通过谈判决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终于对贝尔公司祭出了反垄断这柄神兵利器。通过漫长的诉讼,美国政府终于在1984年打赢了反垄断官司,成功的把贝尔公司进行了拆分!这让)的限制。因此李轩想要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一家现有的电信公司,而不是自己去另起炉灶。
李轩心中最理想的合作对象自然是贝尔公司,这家公司在经历了九十年代辉煌的顶点后陷入衰落,但直到李轩离开美国前依旧是全美第一大电信运营商。但现在的贝尔公司远不是李轩所能够吃得下的,相比之下规模要小许多的mci公司才是更好的选择。
mci在九十年代也曾一度发展成为全美第二大电信公司,只不过后来被世通公司并购,然后随着世通公司的欺诈事件而衰落。但现在的mci却是一家欣欣向荣、正在快速成长的朝阳公司。
它是全美第一家部署单模光纤电缆的公司,早在1984年就建成了连接纽约和华盛顿的中大西洋光纤系统。光纤是接下来信息传输的主流,由此可见mci公司管理层的眼光,还是非常敏锐的。
既然双方郎情意妾、互有所求,因此东方集团迅速和mci的管理展开并购的谈判。“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词绝对是今年最流行的科技词汇之一。因为《信息高速公路》法案,通信领域也正迅速成为资本青睐的新热土。于是mci公司在这种有利背景下,谈判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强硬。
但之前的股灾却帮了李轩的大忙,mci公司的股价两天内暴跌超过33%。mci公司在股价大跌的情况下,也必须释放一些利好消息稳定投资者的情绪。
大部分上市公司采取的是回购股票的方案,但mci公司这几年趁着主要竞争对手贝尔公司,因为被强行拆分而实力大损的机会,正在竭尽全力的扩张,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回购本公司的股票。
在这种情况下,完成一项有益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并购,无疑成了一项绝佳的选择。于是在mci公司的态度出现软化之后,双方很快达成了最终的协议。
李轩以东方卫星通信公司的全部资产,以及3.5亿美元的现金,换取mci公司25%的股权。在加上之前趁着mci公司股价暴跌的机会,李轩趁机大笔吸入了mci的股票。
所以在完成资产置换后,李轩手中实际持有的mci公司股权,已经达到了27.5%,成为了第一大股东。美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普遍比较分散,mci公司的情况同样如此。公司的创始人在mci刚成立时,为了募集足够的发展资金,就向风投公司出让了大量股权。
随着mci上市后又不断配发新股来集资,让mci的股权进一步分散。因此持股达到27.5%的李轩,实际上已经有了以控股股东身份,提出改选董事会的资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