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9章 我也要  饮食男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李学武则是同眉头紧皱的沙器之对视了一眼,轻轻迈步进了房间。

另一名年轻人刚从卫生间里出来,微微摇头,表示没有问题。

李学武点了点头,捡起门口放着的行李,随手扔在了床上,一边收拾着,一边讲道:“那个东西暂时用不到,先放在那吧,等我回头用了再找你。”

他手指点了点台灯底座,又示意了屋里其他摆设。

两名年轻人的动作很快,沿着那条线开始查,一直查到了通往楼下的管道。

不用想了,对方也是随机安排的,毕竟外事馆不会给对方住宿安排图。

李学武很不幸运,也是赶上了沙器之的细心,这才让阴谋诡计现出原型。

既然是去了楼下的管道,那就得谨慎地查了,这一层可能没人盯着,但下面就不一定了。

李学武没让沙器之带人下去,这玩意儿防是防不住的,在人家的地盘上,有的是新样。

摘掉这个,不仅仅会打草惊蛇,还抓不到对方的把柄,充其量是酒店方来道歉。

李学武真不需要他们的道歉,因为那没有任何价值。

“帮我把这个给朱主任带过去,就说我一会就过去。”

他用给秘书下命令的口吻交代了两个年轻人,手里已经做了示意。

两人微微点头,应声过后便离开了。

李学武则同留下来的沙器之挑了挑眉毛,道:“这酒店的环境一般啊,都没有咱们的国际饭店好。”

“嗯,您说的没错。”

沙器之满眼的惊讶,可嘴里却配合着领导的话。

啥玩意就没国际饭店好了,领导这是到哪都想着给自己家生意打广告啊。

正在建设的新址当然不说了,现在的国际饭店哪里比得上这里,这不是开玩笑呢嘛。

“行啊,对付住着吧。”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故意似的抱怨道:“还社会主义的标杆呢,就这种水平?当年……哼——”

沙器之忍不住嘴角上翘,给领导比划了个大拇指。

这垃圾话说的,杀人诛心了啊。

当年什么?这不是在德国人的心头插刀子嘛!

好汉不提当年勇,一提当年泪满襟啊!

当年要不是他们战败了,今天美国佬都得斜四十五度举手喊嗨!

“我就在楼上等您,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

沙器之指了指脚下,说着反话,李学武能听得懂就行了。

他们在6层,当然是在楼下,楼上是随团人员住的地方,沙器之这是在混淆身份呢。

没人保证台灯下面的那个东西是谁放的,同样的,他也不敢保证这里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对方逐字解析。

不用怀疑此时东德的手段和能力,保安部根本不是他们自己的人在负责。

李学武敢说,这一次行动背后一定有kkb的影子,或许这条线的另一端就有人在拿着耳机偷听他们的对话。

什么?听不懂中文?

别闹了,这都是什么年代了,李学武讲的又不是温州话,普通话哪来的密码。

他从听到访问的消息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调查了不止一点关于这里的情况和消息。

即便是准备如此充分,到了这里以后仍然觉得当初的准备还不够。

这里是华约与北约对抗的最前沿,因此东德的部队和毛子的驻德集群一样,是苏制新式武器的优先使用者,包括t72主战坦克和米格29战斗机等此时毛子的新式武器。

在此时毛子的帮助下,东德的部队实现了全机械化。

东德仅仅170000人的部队中装备了各型坦克约2400辆、装甲车约7600辆、各种火炮约2500门、作战飞机约400架。

你就说,这么先进的武器装备摆在这,要是没有几条看门狗盯着,莫斯科能睡得着觉?

再正常不过了,别说就台灯下面一处,说隔壁有人拿着听诊器他都不觉得意外。

别觉得老李那屋检查过后没有问题就真的万事大吉了,没有设备监听不代表绝对的安全。

最无法控制的因素——人。

谁能一天都蹲在房间里,等着对方来上门啊?

只要离开房间,这里就有泄密的危险,对方可以悄无声息,或者以整理房间的名义走进来。

所以,放在桌子上的材料和文件会处于失密的状态,这种情况绝对会发生。

很快的,朱小林那边也有了结果,这老登吹胡子瞪眼睛地走了进来。

“怎么了这是,我不是说一会过去找您的吗?”

“饿了,什么时候吃饭?”

朱小林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撇了一眼台灯的底座,白了白眼珠子讲道:“早饭就没吃饱。”

“行程上确定的是11点50分,就快了。”

李学武并没有打开行李,刚刚的翻找和整理都是作势制造了一些声音。

他往后几天可能都不会住在这里了,还整理什么行李。

“我有点不适应这里的环境。”

朱小林指了指案柜上摆着收音机,又指了指自己的房间,眼皮一耷拉。

不用想了,一定是从收音机里找出了什么毛病。

李学武呵呵一笑,道:“这才刚下飞机呢,要不您适应适应再说?”

“唉——”朱小林长叹了一口气,从敞开着的房门看向对面,那是老李的房间。

他对李学武讲道:“你说我们跟来折腾这一趟干什么,骨头架子都快散开了。”

“有些大事没你们这些领导做决定,我们哪里敢下尺啊。”

李学武笑着坐在了另一边的沙发位置上,丝毫没有在意手边的那盏台灯。

“再说了,都说这里遍地是宝,发展的好,也应该让你们知道知道,这里到底好不好。”

“什么遍地是宝啊——”

朱小林心领神会,笑着讲道:“无非是毛子在国际上吹牛吹出来的,这里的工业技术和西德没法比。”

“要我说,咱们这一次可能真白来了。”

他真是个天才表演艺术家,讲起话来无论是从语气还是态度,都能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谁能想到呢,东德也有被嫌弃的一天。

关键是知道东方雄师具体情况的也不多,听两人的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美国来的呢。

太特么狂傲了——

“行啊,谁让这里是东德呢。”

朱小林演上瘾了,在李学武这儿哼哼唧唧地一通抱怨,足最后来了这么一句。

听这话的意思,就差明说东德是被阉割后的产物了。

无论坐在监听器背后的人是什么国籍,听在耳朵里一定是不中听的。

分化的矛盾种子不就种在对方心里了嘛。

监听室有一个是kkb,不能都是吧?

这些人聚在一起做事就是一条心?

别闹了,往后老大哥瘫痪的时候,就属东德跪的早,跪的干干净净。

***

“你说,这特么算怎么回事?”

中午的午餐欢迎会是自助形式的简餐,欧洲就这样,有自助简餐都算是高福利了。

欧洲人早晨吃的很随意,中午就更简单了,可能一块三明治,或者小面包就对付过去了。

正餐是在晚上,只有晚上那一顿才会好好做饭,好好吃。

“我特么都不敢回去睡觉了——”

朱小林到了餐厅以后的嘴就没闲下来,一个劲地抱怨着,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睡不着觉。

见李学武如此谨慎没有去掉那些装置,他也装作不知道,准备跟在李学武的后面搞个大的。

简餐就是简餐,连双方的大佬都没能见着,不过民主德国经济委员会秘书长菲利克斯来到了现场,在座位上人数较多的时候上台主持宴会并致辞。

他那一套就不用赘叙了,是这个圈子和阵营的,官方话术基本上都差不多。

“码的,就给咱们吃这玩意儿?”

李怀德来的有些晚,见到一溜的青菜和酸黄瓜,后槽牙都快冒酸水了。

土豆子都能做出样来,可再样不还是土豆子嘛,你能捣鼓出地瓜来啊。

李怀德嘴可馋了,住的地方条件差一点都无所谓,唯独在吃上很较劲。

“这特么是喂生产队的驴呢?”

他不满地指了指盆里的青菜叶子,就差骂街了。

外事部的秘书看过来,李学武走过去推了推他,示意他别在这里闹,不太好。

李怀德也是个听劝的,气呼呼地学着李学武给自己夹了些冷餐,无论怎么着都得填饱肚子啊。

“说起这个经济委员会啊。”

朱小林找了个位置招呼他们坐下,在吃饭的时候轻声讲道:“可比咱们的对标单位强势多了。”

“主管单位嘛,差不多。”

李怀德随意地接了一句,看他吃饭的表情就知道,他还是不满意啊。

“哎——可差远了——”

朱小林环顾四周,轻声讲道:“详细的我不了解,学武一定知道。”

“也是最近几年的变化。”

李学武吃着较为新鲜的汉堡,解释道:“德国经济委员会,管理德国苏占区的经济,并且最近几年还扩大了它的权限,赋予经济委员会对全占领区发布具有约束力的命令的权力。”

“随后又成立了经济计划总管理署,即后来的计划委员会。”

“跟咱们的路子差不多吗?”

李怀德听他这么讲,也忘了没吃到好东西的不快,看着他问道:“差别大不大?”

“根本不是一个路子。”

李学武微微摇头,看着他讲道:“这里有毛子的全力支持,总比咱们发展的快一些。”

“不过这种经济也是有弊端的。”

他抬了抬眉毛,道:“那就是生产和经济结构单一,容易产生崩塌。”

“在什么时候?”朱小林皱眉问道:“什么情况下他们的经济会出现崩塌的状况?”

“当毛子无力支撑这种经济体系的时候。”李学武一边吃着饭,一边给两人讲道:“当毛子无力在这里施加绝对影响力的时候。”

李怀德和朱小林微微一愣,随即眉头皱的更深了。

“这特么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啊?”

“呵呵,哪有猴年马月。”

李学武轻笑着看了他一眼,不过也没解释,因为受时代思维的固化和影响,很多人都无法想象20年后、30年后乃至是五六十年后的样子。

就算他现在实话实说,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就八九十年代,多少缺乏自信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奔向灯塔,结果呢?

不到四十年,灯塔要塌了。

“这里的农业发展得非常好。”

李学武轻声介绍道:“战争结束后,苏占区实行了基本生产资料的国有化,到50年,民主德国的农业生产已达到了战前的水平。”

“51年,民主德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民主德国工业总产值就占了全民经济成分的78.9%。”

“60年民主德国又实现了农业生产合作化。”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看着两人讲道:“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熟悉?”

“岂止是熟悉啊——”

朱小林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现在去乡下,能不能见着生产队队长?”

“呵呵,这个可说不好。”

李学武笑着看了他道:“要不您就代表咱们工业系统去民主德国的农村去走访考察?”

“反正你也是闲着没事干。”李怀德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说的朱小林都有些应激了。

“63年,民主德国提出了“新经济体制”的指导方针,也就是现在的经济成果。”

李学武给自己的介绍收了个尾,吃了一口汉堡,等众人看向他,这才继续讲道:“你们应该也看到了,民主德国已经彻底与西方脱轨了。”

“这都不是把后背交给别人了。”朱小林皱着眉头讲道:“现在我更觉得***他老人家的伟大了。”

“所以咱们自己要争气。”

李学武态度认真地讲道:“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到什么时候都是真理。”

“看他们一时的繁华好似空中楼阁。”他指了指窗外讲道:“就像这灯红酒绿,都是泡沫,一吹就破。”

“说得好!”朱小林笑着讲道:“要不是不能喝酒,就凭你的这番预测,咱们都应该喝一杯。”

“不过民主德国的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李学武也不是完全鄙夷和轻视此时的东德,非常客观地评价道:“但整体工业水平仍然落后于隔壁的西德。”

“还是那句话,受限于人,到什么时候都是傀儡。”

他吃饱了,抽出桌上的纸巾擦了擦手,看着两人讲道:“就拿东德的光学仪器和机械加工技术来说,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内也是具有影响力的。”

“可这里是计划经济体制,技术创新和市场化应用相对滞后,他们想努力都没有动力。”

李学武微微摇头讲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城里那道墙会积攒越来越多的怨气的。”

“嗯,你说的是柏林墙?”

朱小林笑了笑,讲道:“咱们下午的行程就是去那边,到时候咱也好好见识一下这堵墙。”

没有什么惊人之举,更没有标新立异的表现,他们躲在角落里边吃边聊,12点半之前回到房间里还短暂地休息了一会。

朱小林本打算去李怀德那屋休息的,结果被李怀德给撵了出来。

“我没有跟男人睡一张床上的习惯。”

“你跟我扯呢——”朱小林也是被气笑了,“你特么年轻那会儿让你睡大车店你都能笑醒了。”

“没错,那会儿不是年轻嘛。”

李怀德也是损的,笑着站在门口对朱小林讲道:“现在岁数大了,受不了这种折磨了。”

“别不是叫了个人在屋等你吧?”

朱小林想起了下飞机时候的玩笑,嘿嘿笑着逗了李怀德道:“要不让我进去看看?长啥样啊?”

“放心,反正不能找你这样的。”

李怀德摆了摆手,关上房门说道:“睡一觉,下午还有行程呢。”

确实,下午的行程安排的太紧密了,时间精确到了分钟,不容一点耽误和马虎。

一点钟,李学武也就才睡了二十分钟出头,应秘书的通知来到11层大会议室。

带队负责人站在门口对着名单,确保名单上的人名都已经进场。

李学武随大溜坐在了中间的位置,视野正好。

就在会议室内的讨论声越来越大的时候,带队领导之一,也是外经贸副主任赵之南走了进来。

“同志们好,咱们开个会啊。”

赵之南也没在前面坐下,拿着话筒看向众人讲道:“这个会议本来应该安排在国内开的,但时间上来不及了,只能挤出时间来跟大家见面。”

“首先我要提醒大家一点,那就是尊重这里的情况,摆正自己的心态。”

他意有所指地讲道:“咱们是来合作的,不是来将火的,有什么事以后再说。”

很明显的,是有人发现了问题,报告到了领导那里,或者跟酒店方闹了起来。

李学武迎着老李和老朱的目光微微一昂头,他的算计还多着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