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以吃饱饭为前提的年代,人们都把力气用在了活下去这件事上。
“没事,你把外面的石料都拿进来。”
“好!”
“再试试?”
李正淡定说道:“不会这么退兵的。”
张公谨站在李正的身后说道。
“现在薛延陀入局,咱们不如接着坐山观虎斗,他想做收渔翁之利,我们黄雀在后。”
李正坐在河畔边看着流淌的河水说道:“没什么,就是发发牢骚而已。”
大虎端着一碗豆而来,李泰接过一边吃着一边说道:“李正,你说这个阿史那是不是想要收取渔翁之利啊。”
“好!”
“那岂不是更加不妙?”
饭都吃不饱了谁还会想着研究科学。
“就像上次你算到陇右地震一样。”
“所以魏王殿下就想请我再喝醉一次?”
李泰使劲点头。
李正拱手说道:“还是感谢。”
也已经成了如今众多人心中的印象。
“喝醉?”
“老夫觉得你想要做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张公谨的神情有些担忧。
看来求知欲还挺强,李正说道:“其实科学研究就是论证和应用而已,就像我的水力纺车,水流动可以带动水轮,这就是科学研究。”
正在吃着豆看着杂志的李正说道:“魏王殿下看看,这是我们泾阳新出的杂志。”
“不试了,我今天很忙。”
张公谨笑呵呵说道:“你刚刚说那些家伙整日捧着论语们,要说什么搞科学研究,这是什么意思?”
张公谨思量着。
“上次只是凑巧。”
李正一边吃着说道:“估计是的。”
似乎他认准的就一定是对的,目前看来李正所做的一切都成真了。
“不多了吧,都打了这么久了,据说人都快打没了,西突厥的人灭了东突厥好几个部落。”
看李正这么有把握的样子,李泰小声问道:“李正你该不会是算到了什么吧。”
李正放下手中的杂志说道:“魏王殿下凭什么以为我喝醉之后就可以算出事情。”
张公谨笑着说道:“李正,老夫发现你总是不想说太多。”
李正接着说道:“就是和事物较劲,理解并且透彻万物的构成,从而利用它们来给我们更好的生活。”
张公谨深吸一口气,又斟酌了好一会儿,“李正,你知道吗?这世间的学说都是先贤杜撰的。”
“何以见得。”
李正对铁大说道:“把这些石头全部当作铁矿石那样烧。”
“阿史那是突厥草原可汗血脉的正统,他现在来收复突厥各部落的人心,是最好的时机。”
“什么科学研究?”
“我知道。”李正点头。
铁大招呼着铁二铁三拉石料。
帮着大虎给马儿喂好了饲料,李正便去了铁匠坊接着鼓捣镁。
铁大一大早就已经开工打铁了,做的都是村民们要用到的农具。
整个泾阳村可以制造兵器的也就这个铁匠铺,护卫队是蜀王李恪在打理。
印书坊也是皇后的人在看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