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提起毛笔开始写字。
李丽质伸手用手指戳了戳李正的额头,“你钻钱眼里去了,送太子你还想送多廉价的,一个簪子而已了。”
谁掌握了书籍谁就掌握了读书人。
李丽质这才笑着点头,“确实,送个太子簪子还真比不上你写的这句话。”
李君羡挥手对随行的护卫喊话道:“回泾阳。”
李正看了一眼四下,又说道:“王公公,我和公主殿下就先走了,麻烦王公公告太子一声。”
正在几个宫女交谈的李丽质看出了李正的神情,走上前说道:“想走了?”
“不行,还是太败家了。”李正说完对王鼎招了招手。
写完之后,李正说道:“我这句话送给太子,是不是比这个簪子更有价值?”
王鼎小步走来说道:“长安令有什么吩咐。”
李正还在想着怎么离开这里。
世家控制天下读书人就是靠着书籍。
看着眼前的觥筹交错。
若是父皇没有派人来问,可能父皇也默认了让自己离开。
已经入夜了,东宫晚宴开始了,却不是多么地热闹。
都是因为李正的写下的这句话众人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见到人回来李君羡有些诧异,“公主,将军,这么早就回去了吗?”
李丽质这才点头。
张公谨笑着说道:“老夫坐外面的驭位就好。”
给了李君羡一个眼神,李君羡指挥着护卫队继续前进。
张公谨说道:“今日是来见陛下了,王公公说驸马已经回去了,想着老夫也可以坐着你们的马车顺路回去。”
刚出了玄武门马车就停下了,李君羡策马而来说道:“长安令,有人等。”
李正一手夺过李丽质手里的发簪,“这个发簪金子做的吧,也太贵重了。”
这些读书人培养出来之后,就是世家的喉舌。
原来是王鼎这个老太监和李世民汇报。
只要世家手里有书籍,可以教授他人读书,世家就可以培养出一代一代的读书人。
也有不少人沉默了。
“你就不想知道老夫这次来宫里做什么吗?”
“没兴趣知道。”李正摇了摇头。
看向王鼎,李正又说道:“王公公,你觉得如何?”
正好奇什么人会在玄武门等自己,李正走出马车一看却是站在玄武门旁的张公谨。
王鼎点头,“老奴明白了。”
“邹国公,你怎么也在这里,你是来参加太子婚宴的?现在晚宴还没开始应该赶得上。”
马车驶动,李正看向天际,等回到泾阳说不定天也还没黑。
这是李正送给自己的话?李承乾用力咽下一口口水,李正没有送什么礼物,但是这张纸上的话语确实比千金万金的礼物更加贵重。
李正拉住就要去找李世民的李丽质,“走吧,说了反而不好离开了。”
东宫的晚宴开始了,李承乾也知道了李正已经离开。
左拐右拐,走了半个时辰,就来到了太极殿前。
李泰看着这一幕脸上带着嘲弄的笑容,几个时辰前这些书生士子儒生还在挑衅李正。
现如今这些人此刻都沉默了,来了一次东宫,李正没有作诗,没有豪掷千金的送礼,更没有在人前高谈阔论。
李正只是在东宫坐了坐,甚至没有多说一句话。
只不过是李正走的时候,留下了这句足以传入史册的话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