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睁开眼,见到站在面前的李正又匆忙起身。
稍稍停了停脚步,李正改变了方向朝着书院而去。
大牛小声说道:“老师,学生还记得当初戴胄老先生来泾阳质问你的事。”
虽说自己也是一个驸马,但也名不副实。
等段纶走了之后,许敬宗推开身边的女人,起身站在楼台上,看着平康坊街道上的路人。
戴胄去世后的第三天,李正坐在村口看着一队人从泾阳的路口路过。
李正跟着大牛,来到上官仪的办公室。
给两个杯子把酒倒满。
戴胄去世的当天下午,李世民召见了宗正寺的李孝恭。
许久不回来的家中,空落落的只有几个仆人收拾着这里。
“上官仪?”
长安城内,段纶又回到了长安城。
两人各自问了一句,也相视一笑。
李正说道:“那你想要做什么?”
大牛点头说道:“他说不想在书院里教书。”
许敬宗接过这份借条,“你要借五万贯?堂堂段家已经沦落到这一步了吗?”
许敬宗收起这份借条说道:“我会和长安令说的。”
收起思绪,李世民长出一口气说道:“你去宗正寺把李孝恭给朕叫来。”
李正又给自己倒上一杯酒水,一口喝下说道:“最近的天气真是越来越冷了。”
真到李正富可敌国的那一天,李正会壮大到什么地步。
许敬宗也向段纶讲了这些日子长安的情况。
平日里老师都是不喝酒的,可以说是滴酒不沾。
王鼎点头道:“喏。”
段纶从自己的府邸中取了一些银钱,光是养着这几百名士子作为门客还是很有压力。
“多谢。”
李正找了一把椅子坐下说道:“我听听你的想法。”
李正站起身准备回村子里。
这一次随着段纶而来还有数百名士子。
大牛站在李正的身边,看着老师拿出两个杯子,又拿出了一壶酒。
上官仪躬身说道:“在书院里,李淳风可以教数术,褚遂良可以教孩子们写字,孙思邈可以教孩子们医术,阎立本也可以教孩子们做工匠。以前我不觉得,但是现在随着书院里的孩子越来越多,就觉得我能够教给孩子们的,没有其他人能够教给孩子们的人多。”
李正把一个杯子放在自己的面前,另外一个杯子放在石桌的另外一端。
而且如今的李正越来越富有。
段家也是有些底蕴的。
王鼎一直守在甘露殿安静地听着殿内,当今陛下与李孝恭的对话。
说到这里上官仪又沉默了下来。
李正再次说道:“我大致都明白了,泾阳县令的位置已经空缺许久了,你可以做泾阳的县令,管一管泾阳的闲杂事,你可愿意?”
上官仪躬身说道:“可以。”
“你先尝试做个县令看看,我也看看你的能力,若是你的能力够好,我可以让你去朝中办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