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十年并不短,等到王盛回来他也应该三十多岁了。
一旁李治正在教小兕子做题。
告诉承天门的官兵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一个东宫的侍卫走来对王盛说道:“太子不想见你,以后你也不要来东宫了,太子不想和你这样的人有交集。”
孔颖达手中也有了一本小册子。
李正拿出契约说道:“希望他在吐蕃的十年多磨练自己。”
王盛低声说道:“我想见见太子,至少让我见他最后一面。”
李正也不再多问,来到田地里继续记录观察西瓜苗的情况。
王乔儿确实很漂亮,而且很有那种大家闺秀的味道。
李正摆手说道:“不用了,我这里不缺人手。”
王盛低着头不再言语。
许敬宗点头答应,让这个大汉带着王盛来到承天门前。
王乔儿拿过契约说道:“多谢长安令,多谢公主殿下,小女无以为报,今后愿为侍女侍奉长安令和公主殿下。”
每一次他一边听课都会和孩子们一样做着笔记。
孔颖达笑道:“你们书院不是有句话叫做学到老活到老,你不知道老朽在国子监眼前都是陈旧的学识,那些学识太过老旧了,偶尔能够在这里学到一些新的学识,还有这么多的孩子,老朽也会觉得自己年轻了几岁。”
王盛大声喝道:“慢着!”
孔颖达像是整个书院年纪最大的学生。
壮汉点着头答应。
拿着契约,王盛颤颤巍巍的话,按下指印的一瞬间王盛想死的心都有了。
泾阳,李正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吃着西域送来的葡萄。
李正对她说道:“你弟弟的事情都已经安排了,从此他再也去不了太子的身边,过程有些不太好看,希望不要见怪。”
回头看向许敬宗,王盛说道:“我可以签,但我有一个要求。”
从这些书籍中总能获得一些从未有过的感悟。
回到书院的藏书阁,继续翻看着这里的书籍。
许敬宗收好已经画押的契约说道:“王公子,以后的十年可要都听我的安排,一旦反悔,你在平康坊的那些事情可会人尽皆知的。”
大多数时间孔颖达都会在书院等孩子们上课的时候,他便坐在门口旁听。
说来也不用王乔儿报答什么,本意上自己这边确实也缺个能够去吐蕃,教吐蕃人学习中原文字,中原书籍的人。
是不是孔颖达还会讲解一些孩子们不懂的问题。
王盛咬着牙说道:“这件事别让我姐知道。”
说完东宫的侍卫便离开了。
许敬宗点头说道:“可以,王公子再看一遍契约要是没问题,就画押。”
像是眼前的虚妄就要被剥开一般,有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
从一个境界走向另外一个新的境界。
一辈子都没有体会过这种天地清明的感觉。
束缚了大半辈子的陈旧枷锁,仿佛就要打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