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心说道:“高句丽接壤中原,高句丽想要中原的支持比我们简单的多,高句丽难道不会趁机南下攻打我们高句丽吗?”
也有请君入瓮的故事。
表面还是和以往一样处理各项朝政并且安排救灾的事情。
这确实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事实。
甚至高句丽还放下话,要南下拿下整个倭国。
苏我信站起身说道:“不用给他们说好话了。”
有人说道:“但我们府库也没有太多的银钱向中原购买粮食。”
称心连忙说道:“陛下息怒,大臣们不知道人心险恶被人算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称心坐下来说道:“在下翻阅了倭国往年的典籍,在倭国还有五处银矿是不是?”
中原有句话叫做将计就计。
称心说道:“那你有何高见。”
众人躬身称是。
过了一个月之后,从高句丽传来的消息倭国派去高句丽的使者被杀了。
站在众人面前,称心说道:“大家都知道我们没有多少粮食储存,况且我们倭国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事不会这么轻易结束,按照现在的粮食储备我们与倭国的战事之间打到今年年底就没有粮食了,撑不到来年的秋收。”
甚至不用坚持到年底,甚至不出三个月别说打仗了,很多人都要饿肚子。
称心冷笑道:“休战?你觉得高句丽会和我们善罢甘休吗?”
一群大臣听了也是沉默。
但在倭国朝堂上就这么一两个领头人只要铲除了他们,一切就简单多了。
一个大臣站起身说道:“确实有五处银矿,但先王有命那都是家底,不能轻易拿出来用。”
称心低声说道:“眼下也不是没有办法,在下与大唐的长安令交情不错,我们可以向长安令买粮食,甚至可以买兵器。”
倭国很快指派使者渡海前往倭国。
倭国北面遭遇了地震和海啸,南方又是大风海水倒灌,粮食几乎全被淹了,就算是有北方的粮食,光是救灾也是不够的。
称心长叹一口气说道:“那就先试试吧。”
倭国很穷,确实很穷。
有了前车之鉴,称心看着众人说道:“眼下正是倭国生死存亡之秋,我等一定要齐心。”
事情变得很顺利,称心再次写了一份封封让人渡海送往中原,等长安令收到信,三个月后应该就可以在中原的东海沿岸收到粮食了。
称心笑着点头。
信送到了倭国的海边,借着东南季风杨帆启航被送往了中原。
称心衣袖一挥说道:“首先我会向长安的长安去信,告诉长安令准备粮食,其次我们开始挖掘金矿,虽说这是留下来的家底,但若是高句丽人打来,这些家底反而给了他人,再者招收兵力,南方居民北迁,整顿兵马继续攻打高句丽。”
秋收之前好不容易拿下来的优势眼看就要消失殆尽。
并且开始在倭国朝中培植自己的亲信。
两个月后的泾阳。
李正一脸悲伤地看着地里的西瓜苗,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西瓜苗又死了。
看来在西瓜自由这条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想要再培育也只能等到明年的秋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