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长期来看不论是战争还是边防,还是城墙的建设都离不开基建。
总的来说现在的工程队几处开工,各个方向都忙的焦头烂额。
好好的一身本事却用在了忽悠人上。
再看李丽质一脸失落的神情,心说家里挣了钱她应该高兴才对。
相反的面对李世民这样的人多一个防范不是一件坏事。
阎立德在东海造船。
李正不以为然说道:“我这不是为了咱们大唐的社稷忽悠他们吗?”
李义府还要调度人手进行长安城外的绿化工程。
李正强调道:“其中有二十万贯是我们家的,和你父皇五五分账,有一半是咱们家的。”
工程队的建设确实需要大量银钱的投入。
而且短期内很难看到收益。
泾阳的产业愈发庞大,越来越多的事情李丽质也逐渐分不开精力。
中原有厚重的历史,但经历后世的学习,知道世界的样子。
李正说道:“要没什么事情你就先回去吧,如果之后有什么安排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有后世的知识作为基础。
原本自信在李正面前已经摇摇欲坠。
这世上有多少财富,这些财富在什么位置。
李丽质认真的看着李正。
在后世哪边的房子要涨价,哪边的地皮要开发,这些全靠人们掌握的信息有多少。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脆弱,更别说皇帝的信任。
而在后世也一样,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往往也掌握了很多财富。
索性挥了挥衣袖离开。
回到家中之后,李丽质看着李正带来的字据皱眉说道:“所以你什么都不干只是和倭国与高句丽谈判就给大唐得到了一年四十万贯的收入?”
就像是开卷考一般,在认知眼界和目的上都能领先他们很多。
李正对李世民并不信任。
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可是面对李正的时候。
李孝恭又说道:“倭国二十万贯,高句丽二十万贯,大唐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如此大的利益,甚至还能从中控制倭国和高句丽,你小子功劳不小,但这一次你得不到任何的封赏,陛下答应你和你五五分账,所以明面上你没有任何的封赏了。”
无力感在心底升腾而起。
泾阳的所有生意都在李丽质手里,徐慧和武媚现在是李丽质二把手。
李正心里很清楚。
又多看了一眼李正,对这个小子李孝恭还想多批评几句,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李孝恭点头说道:“你说你这灵醒劲用在社稷上那该多好。”
算上各个作坊的事情,李丽质要忙的事情有很多。
晚饭之后,李丽质和李正坐在院子里。
李正抬头看这些星空。
李丽质正看着手中的书籍,这本书是书院的物理书籍。
用李丽质的说法,她也要学习书院的物理知识,平日里经营泾阳的生意是一回事,但自己也不能什么都不懂,毕竟泾阳的生意是和泾阳的知识有一定关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