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众人听到幸笙说出这话,顿时笑作一团。
幸笙旁边跟着伺候的老嬷嬷就在旁边为幸笙解释道:"姑娘恼错了,那些要赏银的不过走个形式,主要还是让新郎官知道,我们家的姑娘不是那么好娶的,既然想尽办法娶了回去,那就要好生对待!"
"那不给赏银就不嫁,只是说笑的,并非是真的不嫁。"
老嬷嬷解释完了,自己还在那边止不住的笑。
旁边围观的人也忍不住出声调侃:"这姑娘怕是恨嫁的很哦,还没嫁过去呢,就这么帮着相公啊!"
"你这小姑娘就知道心疼你家相公的钱,你也不想想,现如今你给你相公省了钱,那最后不还是要用了,倒不如现在找个好彩头呢!"
"到底是小姑娘,第一次嫁人好多规矩都不懂,以后嫁过去了,可要好好守规矩啊,要不然可就惨咯!"
幸笙被众人说的话吓到了,真以为自己做了什么错事,在轿子里紧张不已。
这个时候陈谨说话了,陈谨对着大家说道:"多谢各位的关心,不过今日是在下娶妻,大家就不要议论太多了,免得把我这皮薄的娘子给吓跑了,那我又要往哪里找去呀!"
陈谨这一说笑一打趣,众人的气氛便有变得一团和气了。
毕竟是别人娶妻,他人这些外人说的再多,也是闲话。
陈谨按照流程给了赏银,成功来到了幸笙的软轿前。
他伸手敲了敲轿子边沿,对着里面的幸笙说道:"娘子,为夫来接你了,你可愿意出来,随为夫一块去为夫的家里生活?"
这里也是一个习俗文化,幸笙虽然不清楚,但还是知道该回答什么的。
只见她面带羞意,回答了一句:"我愿意。"
随后陈谨将帘子掀开,背对幸笙,说道:"既然娘子已经同意,那就到为夫的背上来吧!"
商国女子嫁人,从她闺房到大门门口脚都不许沾地,所以出门前女子一般是由弟弟或者哥哥背出去,到了大门口,女子又会从弟弟或哥哥的背上交到丈夫的背上,由丈夫将女子背到轿了。
因为幸笙是从皇宫里嫁出去的,再加上又没有弟弟哥哥,所以便用了软轿。
幸笙被陈谨背着送到了轿里,随着喇叭声又起,结婚的队伍从皇宫慢慢的往王府走。
幸笙感觉到轿子的晃动,又听着外面锣鼓喧天,眼角溢满了热泪,最后从脸上滚落到红色的嫁衣里,消失不见。
她现在才是真的新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