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妍虽然不打算让自己的儿子上国际学校,不过考虑到书中时代有钱人的思潮,投资国际学校肯定不亏。她也因着现实中的项目经验,清楚其中门道,盖国际学校的工期比盖豪宅短,就算精装交付,建安成本也比豪宅便宜多了。
因此知名的私立教育品牌、国际教育集团一向是不愁生源的,尤其本身就是国外注册与国外某些大学有协议的这家教育集团
那个时代优质的国际学校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资源,很多有钱人并不想自己的孩子苦学十二载挤入国内高考的独木桥。他们有的直接将孩子从小就送到国外去读书,有的则希望在国内体验到国外的课程,未来更方便申请国外的大学。
汤玛斯所属的这家教育集团采用的是欧美课程体系,从幼儿园开始覆盖到高中,都用的是m国和y国的原版教材,师资充沛,任课老师肯定是有境外教育背景名校毕业的。
这事是可以谈的,最起码眼下幼儿园和这家教育集团已经在京市有的学校都可以与本豪宅项目搞一套协议。比如买她的豪宅成为业主,能优先入读该教育集团下辖的国际学校之类的承诺,这肯定能让豪宅的单价更上层楼。
国际教育集团这里有一套校舍布局的标准要求,除此以外对于建筑物的风格外形并没有过多干涉,与周边协调就好。
这种模式不是什么新东西,方玥与汤玛斯也谈过类似的。方玥在南方的项目用地比较大,配建小学中学,因位置问题并不适合引入当地公办学校,她才想着不如引入国际学校,提高档次感。谈来谈去,方玥自己的出资不够多,又想占大利益,双方就仍需要继续磨合,一直还没有签合作协议。
校方同样也是只出一部分钱,主要负责教师体系、生源体系的建立,更多的建安费用都是合作方出资。不过对于土地方和建设出资方肯定不是光出钱,他们追求的是什么利益点呢?
那个项目本身风景优美在城郊,周围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公立学校,忽悠高端客户来买房就只能增加一些附加值。除了销售的商品房品质上乘之外,还与国际学校有协议,只要是该项目的业主,入学这所知名的国际学校就有一些优惠政策。
林若妍自己并不喜欢参加应酬,若是cy区有什么活动,她大多数都是让冯强出面,给了冯强一个地产公司副总经理的头衔对外也好说事。不过偶尔她自己也要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表示对区里的足够重视。
她粗略一提,吕乾就接住了话题,再往后就不用她操心,营销部那边比她积极多了,恨不得能将这家国际教育集团带来的好处充分挖掘出来。
她回到四合院换了晚宴装扮,坐上了自己的豪车,到达了以前就经常去的那个cy区委员会的协议酒店。
这次cy区的活动是区里邀请十几家地产公司宣讲近期的开发计划。
这些地产公司以国企居多,企业规模都很大,不是林若妍这样的小地产公司能够得上的。而且他们也不是卖住宅为主,基本都是此前在cbd建设写字楼、开发酒店、综合商场的。总之都不是泛泛之辈。
今天的场合按理说没有小企业什么事,林若妍八个亿的地产公司与那些巨无霸相比是小矮人了。此番能受邀,绝对是cy区委员会的好意。
今天十更第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