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些设备卖不掉的话,我们就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可是先生,我们买进那些设备干什么呢?”
冲着汉森微微一笑,詹姆斯说道。
正常的途径是,他会去访问那些工厂,寻机和那个工厂的厂主面谈,看看对方的处境,然后向他提出很多建议……这是正常途径。
“你要记住,1862年英国原进口量,就因北部联邦军队的海上封锁,而锐减至战前同期的4%,“制中心”曼彻斯特的众多工厂只得因此被迫关停,现在,每四家工厂,就有一家破产或者倒闭,我们要尽可能的压低工厂设备的价格。记住,没有,他们的机器就是一堆废铁……”
他的主业是什么?
当然是在那些因为原料不足破产的或者濒临破产的企业中,寻找合适的对象,给绝望的人送去一线希望——买走他们的机器。
汉森觉得很诧异,在过去的两年中,他们已经买到了超过二十万绽的纱机和大量的织布机。
这样的途径怎么能显现出他的能力呢?
既然眼下那些人的日子过得不容易,那当然要趁人之危,趁机压价了。
可是在现在的英国,奇缺的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每当进港报关时,那些权势滔天的家伙就会买走所有的,普通的商人只有关门破产的份儿。
可即便是如此,老板仍然在大量收购设备。
杰克·詹姆斯就是伦敦众多的商人中的一员,他对这个行业和别人一样熟悉。尽管他是危机中破产的一员,但是曼彻斯特的纺厂一家家的破产时,当他站到那位先生的面前,原本已经穷困潦倒的他,心脏又一次跳动了起来。
这些公司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联系,即便是最聪明的密探,也无法探究出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顶多也就是会觉得有点奇怪——许多破产工厂的机械设备,最终都被销往了亚美利加公司。
不过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亚美利加公司每年都会在英国购买大量的机械设备,他们会购买破产工厂的设备,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的,在英国的纺织商人陷入危机时,得益于官方支持的走私贸易,南华已经建起数家大型纺织工厂,在英国的纺织工厂因为原料不足无法开工生产,南华的布等产品不仅已经开始销往南美各国,甚至市场供应的短缺,还让南华的布以及纺织品得已返销往欧洲,打入德意志地区以及俄罗斯等市场……
毕竟,亚美利加公司距离欧洲太远,远到任何人都会忽视它的存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