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们的试验室试验了很多种材料,就只有陶瓷或者玻璃制成的开关盒,电灯座既能大量生产,又能绝缘防止漏电,”
“灯泡是他发明的不假,但是主公,不过他只发明了灯泡,我们的试验室发明了开关,有了开关……”
好像还真是。
“我看可以先把电灯接到公司总部,还有朱雀大街的路灯,我看也可以换成电灯!争取明年春节前后,把用电灯照亮朱雀大街。”
“嗯,600个小时,一元一个,这也差不多了,可以考虑投入生产了。”
朱先海诧异道。
其实这些简单提议本身就是无数发明家的智慧结晶。
“我们的工作时间已经不短了。”
“主公仁义,南华之人能有主公实在是南华之福……”
半年……
看似简单的回答背后,是多少试验室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的研究?是多少人的辛苦与汗水?
不过陶瓷……这是华夏的象征啊!
“这个灯泡是怎么安装的?”
“看样子,你们已经考虑好大批量生产了。”
可是现在呢?
亨利·戈培尔带着他发明的电灯来到了南华。
朱先海的眼睛眯成了条细缝,现在他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爱迪生会在全世界享有那么多的赞誉,因为电灯对于资本家来说,就是夜以继日的工作。
朱先海的心里犯起了嘀咕,你们早说啊,这样的拉线开关,咱知道原理啊,这原理再简单不过了,不过更让他欣慰的是,这都是试验室里的华夏技术员发明的,换句话来说,现在的南华的试验室已经有了一定的“研发能力”。
点了点头,朱先海欣慰道。
“这是亨利·戈培尔的发明?”
“就像是粗纹螺丝一样,直径嘛27毫米左右,用铜片或者铁片滚制……”
亨利·戈培尔到了南华!
据说他才是电灯的真正发明人,历史上,在发明电灯的问题上,与爱迪生打了多年的官司后,亨利·戈培尔赢得专利——在他死过之后,最终爱迪生从戈培尔贫困的遗孀手上买下专利。
“发电机,我们在制造发电机时碰到一些难题,目前我们的发电机最多只能带动1000个电灯,如果是朱雀大街的话,至少要建两三个电厂。”
“现在我们的灯泡的寿命已经超过了600个小时,比亨利·戈培尔的原型提高了50%以上。”
主公的建议,让赵灿有些为难道。
朱先海摇了摇头,然后说道。
朱先海笑着说道。
不是八小时嘛!
朱先海笑道。
“这些开关和灯座都是陶瓷制的?”
别看这个小小的开关和灯座不怎么起眼,但绝对是划时代的发明!正是它们的出现才让电灯的普及成为了可能!
瞧着陶瓷制成的开关盒,陶瓷制成的电灯座,便问道。
“现在它可以使用多长时间?”
“没有这个开关,电灯是很难控制的,我们差不多用了半年,才发明出了这个拉绳开关。”
“哦对了,关于制造碳丝的这个竹子,公司可以派人到日本去收集一些竹子进行试验,也许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不就是制造碳丝的材料,试验了几千种材料选中了竹丝,随后爱迪生又要寻找世界上最好的竹子,以充当电灯的灯丝。又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找遍全世界才找到了某种日本的竹子。
为了寻找那个竹子,爱迪生派出的几十名员工用了十年的时间,甚至不惜深入亚马逊雨林之中。最终他们从世界各地采集来的竹子,大约有6000种之多,结果以日本的竹子所制碳丝最为优秀,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直至1908年,在钨丝灯泡普及之前,日本竹子一直是生产电灯碳丝的主要原料。
至于眼下嘛,当然是拿来主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