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抉择 (第一更,求订阅)
报考军校!
按照当初派遣留学生时双方达成的私下协议,李合肥派遣的留学生可直接报考陆军以及海军学校,换句话来说,他们的学生可以在大明接受军事教育。
在不经意之意,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
在另一个世界詹天佑学的是工程,而现在他却决定报考陆军军官学校,为什么报考军校?
詹天佑当然有他自己的想法,而梁敦彦只是认真的打量了他几眼,然后问道。
“决定了?”
要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语气显得有些凝重。似乎他已经知道了他为什么要去这么做,但是还要确定他要不要真的这么去选择。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是在选择之前需要去确认一下。
“是的!”
詹天佑用毫不犹豫的语气回答,再回答这两个字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一种笑容和某一种解脱。
在这一瞬间他突然之间释怀了。长久以来的犹豫和困惑在这一瞬间完全消失了,他明白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选择。
“不后悔?”
这也就意味着法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利益冲突。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里面有一张桌子、两把软椅,床铺应该是在隔壁。窗户上足两层的天鹅绒挂帘,它减弱了车外过路人的嗜杂声。桌上有一盏带流苏灯罩的台灯。
车站里人很挤,四面八方来的人流从他身边擦过,往车站的各个出口拥去。来来往往的旅客们都在匆忙赶路。
亚历山大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说道。
当然,法国人也曾经试探了意大利人的想法,相比于北非,意大利人更看重的是罗马。
在过去的两年中大明最忙碌的是谁?
肯定就是朱国忠了,身为大明的外交部尚书,也就是外人习惯称之的“外交大臣”,在临近岁末时,他又一次乘船来到了欧洲,不过,他并不是以帝国外交大臣的身份抵达欧洲的,而是化名来到法国。
一个身穿暗蓝色风雨衣、身材高大的西班牙人,举目扫视着车站。他那尖削而棱角分明的脸上,神态颇为凝重,很快,有一个人走到他的身边。然后他就掠了掠蓬松伏在前额上的头发,向火车站的北头走去。
在说出这句话时候,亚历山大·瓦涅夫斯基伯爵的语气显得有点儿激动,从去年三世皇帝的葬礼结束后,他们开始策划这一切,现在,这个条约终于到了最终签署的时刻了,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1874年10月。
朱国忠不无可惜的摇了摇头。他所指的“五国”是包括意大利的,只不过因为法国与意大利之间的分歧,他甚至都没能出访意大利。
巴黎火车站里,人潮涌动。
当蝴蝶的翅膀扇动时,没有任何人知道,它会引起什么样的风暴,但是在它的翅膀扇动之后,就再也不会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它,直到风暴发生……
这种是意大利和法国之间最大的分歧。意大利渴望得到罗马,从而实现真正的统一,而法国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国家,他们理所当然的是教皇国的保护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波拿巴家族需要教皇为他们的皇冠背书。
按照事先的计划,他应该从斜坡道走下去,进入月台,然后找到那辆前往维也纳的火车,从尾车开始,往前数到第五节车厢。上车后,再数到车厢里第三个隔间的门,在门上敲两下。如果事情不出蹊跷的话,这时就会有一位有人开门,请他进去。
抵达巴黎后,他就直接按照计划登上了这趟前往维也纳的火车。
但有些路总是要有人去走的。
……
梁敦彦笑了笑,然后拍了拍詹天佑的肩膀说道。
长他几岁的梁敦彦去年刚考进南华大学法律系,他能够理解詹天佑的这种选择。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是需要很多勇气的。
门上的锁链响了两声,接着是拉门门的声音。门往里开了,开门的不是别人,正是第二帝国的外交大臣亚历山大·瓦涅夫斯基伯爵。
这一切总算是有了一个结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