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过中学,就不能发明了,谁说小学毕业的就能不搞发明!”
“应该可以,应该可以……”
张中行瞧见他,就凑过来问道。
“这也不是不行啊!”
机枪连的营地里,在引擎运转声中,营地里尽是一股汽油味。
不得不说,六年式机枪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战争的概念,而它与卡车的结合,同样也产生了增倍效应。
“没有汽车的话,给咱们的车子装上一台发动机也行啊!到时候,可就是真的自行车了!”
张大洋不加思索的说道。
张大洋的话声刚落,身后就传来一个声音。
躺在行军床上的张大洋,在往返部队之间送完几封信后,他只觉得双腿似乎已经变成别人的了,作为通信兵的他每天都在骑着自行车到处送信,一天下来,少说也要骑行七八十公里,这对于任何通信兵来都是在挑战极限。
“我说,大洋,你来了不到连长那送信,搁这干啥?”
顾海嘟嚷道。
“这个啊,这是发电机是……”
“自行车上装发动机,真亏你小子能想得出来……”
“哈哈,大洋,你做梦呢?装发动机,汽车的发动机那么大,能驮得动吗?”
“我在想这发动机呢!”
“我是说这个发动机。”
不过,相比于汽车,自行车的仍然有很大的不足,毕竟,它是需要人用双腿去蹬的。
张中行问道。
在对阿根廷的战争结束之后,自行车在战场上的出以表现,让军方在战后制造的方案中要求每个步兵团的第一营都必须配备自行车连,每个团都要有侦察部队,要么骑马,要么骑自行车。也就从这会儿开始,步兵团从团部,到基层连队,都有自行车配发。
“你小子在想什么呢?”
这是汽油发电机在给机枪电池充电——电动加特林机枪需要铅酸电池驱动,而电池总是需要充电的,在战场上都是由这样的小型汽油发电机给他们充电。
“什么?大洋,伱小子说啥行不行的?”
“又不知道发什么癔症。”
“他是多大的功率?”
张大洋确实没上过中学,他只是勉强读完高小而已,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机械的喜好,实际上在参军前,他就已经当了四年学徒工了。
“你小子连中学都没上过,还发明呢?犯癔症呢?”
“哎,你说什么时候能给咱们配上一辆汽车啊,就像长官们的轿车一样……”
“嗵嗵……”
走过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机枪连的连长胡家业。
“用他……”
手指着木架上的电动机,张大洋直接了当的说道。
“连长,我想用它造一台真正的自行车,嗯,两轮自动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