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姜逍远去了镇上,找了打铁的,用了一上午,一台玉米脱粒机就出现在大堂哥家中。找来姜姜,由她放入第一个玉米棒子,机械连上点,瞬间脱粒完成。
动作一出,满院皆是笑声,“姜姜,你怎么就那么可人疼呢!”
朱美玉往姜姜口袋里装了不少果,她拍了拍口袋,“大娘家的都给姜姜留着。”
反反复复,姜逍远耐着性子一次次拆拆装装。
“大哥有没有纸。”
“大哥。”
“大哥,爸爸妈妈大爷大娘哥哥姐姐搓玉米太辛苦,姜姜帮不上忙!好伤心!”巴掌大的小脸上簇着眉,嘟着嘴。
与父母说了两句,他们也赞同,帮忙将玉米脱粒机抬过去。
“行,这事包在权叔身上,要不是天黑了,我现在就要去市里。”
“嗯,好的大哥。”
“大哥,累不累。”蹲在大哥身边昂着头问。
兄妹俩在房间“乒乒乓乓”知道傍晚,一张脱粒机原理图热乎乎出炉了。事实上,姜姜也只是将空间里的玉米脱离原理图照搬过来,经过他们反复试验琢磨,再由姜姜的引导。
朝后挪了挪,大眼睛眨巴眨巴,“大哥,如果能拆开看看吗?”懵懂的小脸写着好奇。
在九二年,两万块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后世的二十万。更何况,三十年前手里能有两万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三人在姜逍远的房间嘀嘀咕咕。
上辈子,大堂哥只是小学毕业,可他进入工地,却能看懂图纸。可能,因为大大爷每次做家具就会画简易图纸,大堂哥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在看图上就有了心得。
第二天,村长着急全村需要派个代表去开会,当权叔宣布修路的事情,姜家同族意见一致,都同意,就是外姓人,犹豫不定。
最终投票决定,赞同修路的占多数,每家需要掏十块钱,保证户户通。
“哟,我们姜姜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来大娘家玩呢!”朱美玉乐呵呵的问。
“当真。”村长是三爷爷的小儿子姜士权。
两天后,玉米脱粒机设计图卖了,卖的价格比姜姜预想的还要多,足足两万。
“姜姜想知道什么?”姜逍远觉得这个小妹妹很特别,似乎真的非常聪明。
不管愿不愿,他们都必须跟着大部队走,不然就搬离姜家村。
姜逍远一把将姜姜举起来,“姜姜,我们成功了,你真是姜家的神童。”
就权叔抱起姜姜往上抛“我们姜姜最聪明,说的对,要想富先修路。”
说笑一阵,姜逍远抵不过软萌公式,举手投降,抱着手摇式脱粒机进了他的房间。
一大一小,一高一矮,相互对视,满脸激动。
果不其然,一家人都在搓玉米,大堂哥在使用手动脱粒机。
修路也不是说修就修,权叔向镇上申请打报告。
姜姜与姜逍远手拿地图,四处丈量,耗时半个月才绘制出满意的道路布局图。同时,姜姜还规划了村中的在基地位置,权叔没有意见。
让姜姜与姜逍远放手去干。
天气越来越冷,厚重的夹袄上身,修路也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