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最重要的是。
我写书喜欢写历史节点中可以借用的史料,即能最大概率的成功,也保障合理性以及可读性,例如朝鲜的情节就是如此。
然后就是毛文龙,孤悬海外,自治权极大。
遗憾的是,在这些书友心目中留下了差评, 而我明明其实文中都写过,和书友们其实是一个心思的。
或者大周建国百年就弊端丛生不合理,甚至质问主角为什么不参与海贸等等一些问题。
感恩。
等等。
这是红楼第三年。
而且我是不喜欢放毒的。
所以我写的背景是合理的,也参考了众多关于红楼映射明末的思路。
国内处于小冰河时期, 建国至今承袭大明, 也把明中期的各种弊端都承袭了过来。
其实当时考虑过另外两条路线。
例如刚好看到了主角被朝廷打压,而没有看到主角的应对手段,所以留下评论觉得很憋屈。
这些评论我都看到过,内心很遗憾很郁闷。
这都是主角的根基。
总之。
最后。
又有红楼开篇。
所以上架以来,每个书友的评论我都看过且记在心里。
关于毛文龙,以及东江镇的书和资料,我有十三本,所以做出选择毛文龙的路线,绝对是最合适最有利的。
主角在等待天时。
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而大周既没有隆庆皇帝违背祖制开海禁, 更没有张居正的大改革。
老生常谈。
恳请大家看在作者如此勤勉的份上,多多订阅多多支持。
祝各位书友:
事事顺利,阖家安康,永远幸福。
作者敬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