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贾琏护送
就这么一个嫡子。
贾政有了前车之鉴,这回还真不敢下死力去打,可是仍然也是下了重手。
这回可没有好运气,有人去为宝玉通风报信。
着实的一顿打。
等派了人抬回去,贾母和王夫人等才得知。
贾府因为宝玉被打,闹成了一锅粥,对外事浑然不知。
忠顺王府抓回了蒋玉菡,并没有打骂,而是照旧供应,把他养了起来。
各家勋贵都被忠顺王所请,让其登台唱戏。
只一句此人本是忠顺王府的人,后来去了北静郡王处,他们也奈何不得。
林如海在京城待定罪,是流放是杀,反而是他的家眷,被轻易的先接了过来。
陈德言第一次见贾敬如此之态,担忧他气坏了身子,连忙起身上前为他顺气。
又有一艘船来金州。
每人还送了些许银两,这才令差吏眉开眼笑。
贾敬低下头一言不发。
又有贾雨村的说情,因此官府才没有拒绝。
“老山主,事已至此,生气也于事无补,还是想一想应对之法吧。”
留了多少没人知道。
以林如海的资质,出身勋贵之家,又能高中探。
一句话,把几名差吏吓得面如土色,丝毫不敢吭声。
“正合我意。”
虽然同为贾府的姑爷,可是两人的地位如今天差之别。
不过有甄家出面,判了发配辽东。
林黛玉的确不好再留在京城了。
这要是一个不顺,各家都得伤筋动骨,好些年喘不过气来。
通往济州岛做商贸的商贾,每一家都是盐商出身,不但有勋贵背书,巡盐御史一样为此背书。
以后皇室要对付贾府,将没有任何顾虑,贾府也毫无应对能力。
就这些妇道人家,真要是一路徒步去辽东,没有几个能活下来。
至于木枷上的封条,毫不在意的揉成一团扔到地上。
贾府这么快就转投门面了?
就算忠顺王如今势大,可以贾府之门楣,也不当这么急躁就背叛北静郡王府吧?
众人看不懂。
别看贾府子弟没有占据高位,可就凭两座国公府门前的石狮子,就能屹立不倒。
“我还小,好多都不懂,不能对我太严厉,要对我有耐心,打骂是不对的。”
幸亏得贾府告知,才把此人又请了回来。
金陵之地谁最有钱?当然是那帮盐商。
这等人做老师,实乃可遇不可求。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西。
金江镇的官员,屯田极有经验,可是转为民田,没有一个有经验的,对官府所做之事更是摸不清门道。
个人跨行都何其难,更何况如此之系统的民政大事。
……
金江镇日后要从屯田转为民田。
唐清安亲自出来迎接。
他和周吉两人。
唐清安引着林如海进厅。
很快。
唐清安亲自登门送礼。
勋贵面面相觑,不敢信。
本来以为这一趟倒了大霉,没想到却收获不小。
林如海带着枷才到登莱的码头,金江镇的军士,当着押送差吏的面,直接去下了木枷。
小乾可怜巴巴的看着晴雯。
作为勋贵中的一面旗帜,这才是贾府多年不倒,关系深厚的原因。
是不可能没有银子的,没有银子不但不能以示清廉,反而会引来性命之忧。
而这回贾府的行为,无异于自己毁掉了自己的根基。
连林如海的家眷都是如此,更不提林如海本人。
林如海来金州,正好解决了此事,有他的经验,能为金州提供不少的参考,避开错误的地方。
问的也不是什么机密事,李敦也耐着性子,有问有答。
因为抄家前,官员的财产早就转移故旧之家,然后落个清廉的名声,以示委屈。
贾敬从陈德言口中得知,满脸不可置信。
“哗啦啦。”
他从小被晴雯带,除了母亲,就是对晴雯最依恋。
贾琏本来就找了借口,要去金州看看,实则去济州岛,不过贾母命其护送林黛玉。
贾府围着宝玉被打,连贾敬这里都忽略了,还是陈德言赶来报信。
林府没有什么人,但是还有林如海的几房姬妾,这些人都要被充入官奴官妓。
林如海点点头。
金陵的船,登莱的船。
因此哪怕只是为幼童启蒙,也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做了完全的准备。
“林公,路上辛苦了。”
狡兔三窟。
贾敬向贾母的书信中,大骂痛骂。
本来还想着装模作样,继续观望下形势。
林如海心中越发有底。
文官的确会抱团,关系复杂强大,以恩师座师同科同乡形成不可破的势力。
多年前石府被抄,也是转移了家产到各家,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却没有逃过贾赦之手。
两人寒暄一番。
“你把这些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别跟我胡闹才是。”
例如济州岛开关。
这么多年。
“胆敢惹先生不快,不提先生的戒尺,回来我还得揭你的皮。”
真要是敢违逆他,直接拉去沉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