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京城的权势不如北静郡王,但是南安郡王却更加的稳。
佩凤接了才奉与尤氏。
原先唐清安还没有成为平辽侯,甚至还没有定下亲事的时候,贾探春已经获得了贾母的认可。
南安太妃拉着史湘云笑道。
思来想去,觉得有损姿态,反而不好。
贾母八十岁了,如何不懂北静王妃的心思。
而为了让贾母开心。
“可以分设两地,荣宁二处齐开筵宴,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大观园中收拾出缀锦阁并嘉荫堂等几处大地方来作退居。”
众人最后都认可了,前面三日都是外面的事,做的是贾府的门面。
“幸亏今日几处庙里念‘保安延寿经’,宝玉跪经去了,不然见到这么多姐妹在,又要发疯了。”
一个是顺境中获得管家权的,一个是逆境中获得管家权的,难度不可相提并论。
最后。
探春虽然年轻,还是未出阁的姑娘,从小却是看得透,并且有恒心的人。
贾环点了点头。
王熙凤吃了挂落,数回没有从探春身上讨得好处,又得知明年三姑娘出嫁,终于息了心思。
贾珍提议道。
大家谦逊半日,方才入席。
“二十八日请皇亲、驸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等。
“几位姑娘呢?”
北静郡王虽然势大,可也是架在火上烤,形势很危险。
众人又让了一回,命随便拣好的唱罢了。
大家厮见,先请入大观园内嘉荫堂,茶毕更衣后,方出至荣庆堂上拜寿入席。
最后才夸了其余的姑娘们一番,将备用的礼物打点出五份。
左边下手一席,陪客是锦乡侯诰命与临昌伯诰命,右边下手一席,方是贾母主位。
赖大、林之孝等总管,突然上前磕头笑道。
“多日子不见,也不见伱去我府中,近来可好?府中的姑娘都挂念你去玩。”
南安郡王驻守云南,远离京城局势,这番带领家小,归京叙职,因此亲自来赴宴。
不光是如此。
南安郡王和史府关系不错,现在更和史鼎日渐亲密,需要史鼎为南安王府在京城说话。
“你在这里,听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账。”
赵姨娘不懂,自己女儿明明刚逞威,如何现在就像变了个人,前番的刚硬都消失。
贾母笑道。
南安太妃笑道。
令人意外的是,赢得了胜利,探春却退步了。
林之孝、赖大家的带领众媳妇都在竹帘外面伺候上菜上酒,周瑞家的带领几个丫环,在围屏后伺候呼唤。
尤氏托着走至上席,南安太妃谦让了一回,点了一出吉庆戏文,然后又谦让了一回,北静王妃也点了一出。
“既这样,叫人请来。”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然有一番道理。”
埋怨自己当初如何迷了心思,白白浪费力气不说,还吃了挂落。
贾探春看向一侧的贾环。
薛宝钗,史湘云,探春,李纹,邢岫烟,五人来自园中,凤姐引得众人见了。
乃至红楼原文中,无依无靠的她,靠着自己的才能,担负了重任,管理家里家外上千人的事务。
一旁的北静王妃同样如此。
想要借助此局,缓和与各家的关系。
贾珍所在的宁国府,可没有王熙凤管理的事无巨细,因此他对于此事有些主意。
北静王妃同样拿出了五份礼物,送给了她们,本来想要单独送厚礼给探春。
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柄,彩缎四端,金玉环四个,帑银五百两。
“老爷们赏个脸面,初五由我等共凑一日,孝敬老祖宗一回。”
赵姨娘和贾环的日子突然就好过了。
同为庶出的迎春,选择了逆来顺受,另外的惜春,选择了惜身。
拉着探春关心道。
现在有了靠山,那更是无人能是对手。
少时,菜已四献,汤始一道,跟来各家的放了赏。大家便更衣复入园来,另献好茶。
元春又命太监送出金寿星一尊,沉香拐一只,伽南珠一串,福寿香一盒,金锭一对,银锭四对,彩缎十二匹,玉杯四只。
赵姨娘在贾府的待遇,人嫌狗弃,戏子出身的新丫鬟,都敢扯着赵姨娘的头发,和她动手打架,可见一斑。
包括王熙凤。
例如她还小的身后,就跟赵姨娘说出了令人震惊的话。
贾母先一二日还高兴过来瞧瞧,后来烦了,也不过目,只说:“叫凤丫头,三姑娘收了,改日闷了再瞧。”
看着姑娘们离去的背影,北静王妃心中叹了口气,她的压力也很大。
北静郡王看重金江镇十万兵。
真的到了那一天。
这十万兵能帮他翻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