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4章 辽东王  红楼从辽东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锦乡侯府和金江军总兵刘承敏的姻亲,有御史写过弹劾,背后当然出自忠顺王之口。

拈战败后,喀尔喀草原再无反对金江镇的势力。

他知道两人的来意,为了军中讨粮而来。

就算他朝中有人,朝廷也会认定他和金江镇之间,关系不清不楚,本来就受到的猜忌,又会加重几分。

营库中还有不足两千石的粮食,如果只管八千士兵,也只够一个月之用。

到了金江镇手里看看。

北控万里之遥的蒙古,南制千万人口的朝鲜,东辖无边无际的奴儿干司,西靠无尽资源的大周。

现在的金江镇,物产丰富,地大物博。

但是金江军哪怕攻不下山海关,也可以坐拥辽东,奴儿干司,草原,朝鲜。

“那为何?”

不是朝廷没有在这么多兵,而是力有未逮。

无论怎么想,忠顺王也睡不安稳。

锅里的稀粥,又不是给外人吃,接济的也是军眷。

忠心耿耿的老管家,确切的说道。

金江镇有七百万百姓,十万精兵。

李长松也不太确定。

去年的时候。

前明打败了安南本地的势力,终于收复了安南,结果没多久又失去了安南。

至于能不能打下山海关。

也只有忠顺王的身份,毕竟是皇帝的亲叔叔,才会把平辽侯放在仇人的位置上。

恐怕没有。

如此这般,靠着金江镇土地的富饶,加上海贸等等利润,才算是把摊子铺开了。

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北镇就失去了供应。

李长松这次没有拒绝。

所以明明打了胜仗,最后却做了无用功,白白的浪费了不可计数的物资。

正是因为善后的工作没有做好。

朝廷新补给不至,他只能选择让士兵们饿着肚子,一日供应一顿稀粥,让人们果腹。

两人是北镇节度府世代的将领,也是他的亲信,无论如何,他都会给两人情面。

所以到了青黄不接的月份,反而需要北镇的接济。

以他对平辽侯为人的了解,平辽侯必定会答应借粮给北镇。

而且说句心里话。

李长松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士兵们举着旗帜,在无数的各色各样的窝棚中,百姓们纷纷让开了一条道路。

一名武将精力憔悴,满脸的疲惫。

平辽侯又没有造反。

面对如此的金江镇,煖兔带着宰赛等台吉,又来闯入金江军的军营,但是态度很客气。

这一处都是这般光景,别处供应妇孺老弱的粥棚,不用看也晓得更加不堪。

粮食只有这么多,那就只能这么安排了。

将领们管不了这么多,听到节度使的松口,众人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两道几十万的朝鲜人,光在上面消耗的精力,就能拖垮金州。更别提身侧,还有暗中惦记两道的朝鲜。

忠顺王派人去联络了北镇。

别看现在发挥不出什么战斗力,那是因为吃不饱肚子,武器兵甲也不坚。

此事对锦乡侯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逐渐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在原来的历史上,后金不就是靠着辽东的地利,最后偷得了天下。

金江镇的战事,说起来可大可小,一个擅启战端是逃不过的,但是没有人说出来。

但当下形势不由人。

还有北镇的万余军属,以及牲畜等。

所以整个北镇的开支,基本上都需要由国内供应,国内少供一分物资,北镇就短缺一分,绝对不会少于一分。

“我写信给平辽侯,希望他能看在我们的情面上,支援兄弟们救命的口粮吧。”

一户只算七口人,正好一百万户,合十户养一兵。

不能把士兵赢来的胜利保住,就是最大的失败。

其余几处也是如此。

“李使,请多派些粮食吧。”

“如果刘将军抓住了拈,请不要苛待他,我们愿意用十倍的金子赎回拈。”

正是因为这份从上到下的管理体系,所以金江镇无论哪个方向,都能很快积蓄回来。

将领们时不时窃窃私语一番。

朝廷反而劝忠顺王不要乱动。

而目前自己的实力,才八千军,还有两千军扣在忠顺王手中,更重要的是,兵甲不齐。

高举大周的旗帜,深合国内勋贵的心意。

所以刘承敏很忙碌。

李长松脸都黑了。

“我早就知道他没有说谎,最近几日,我派了人盯着他的营地,的确没有派出大部队搜寻拈。”

辽西至今的几万兵,都马,甲,器皆不全,无力供养北镇。

“既然如此,李使可否跟我去粥棚看看?”

如此行径,又导致了人们的逃离,往南而逃。

无论是自身七万兵的供给,还是接应喀尔喀草原的物资,都需要沈阳源源不断的送来。

叔叔还是叔叔。

至少在辽东这片土地上,谁也不会去得罪平辽侯。

众人离开的路上,宰赛肯定的说道:“刘将军没有说谎。”

虽然刘承敏极力的解释,人们还是感到怀疑。

前几年还对金州试探了又试探,如今连问都不敢问。

毕竟是天下第一雄关,非人力可及。

历史已经证明了,光打胜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果没有战场之外的因素,纯以军队想夺下山海关,的确不容易办到。

“我真没有抓住拈,我也不知道他逃到哪里去了,而且我并没有派人去搜寻他。”

李长松素来尊敬读书人,三令五申各兵将不得慢待读书人,所以几名文书,幕僚,虽然无官无职,却地位很高。

朝廷有十万精兵吗?

而且他更怕平辽侯。

自己与喀尔喀诸部,平日里再多的交情,也无法让忠顺王安心。加上辽西头部还有个居心拨测的北镇。

另外一名将领讲出了他的办法。

“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天下没有这等道理。不给北镇兵,就不能埋怨北镇结交金江军。”

带着一众将官们,以及七八名生员。

北镇的官兵和百姓,谁不谈金江镇?谁不暗羡金江镇?如果不是北镇的管控,北镇的人口早就跑入了金江镇。

如何治理喀尔喀草原,就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事务,不处理好眼前的事情,那么这场仗就白打了。

见节度使的大方,众将领越发的高兴。

一行人行走到粥棚,李长松亲自拿起勺子,在锅里舀动了几下,里面全是水。

毕竟,辽西不失才是第一目标。

他们是不会饿死的。

但是士兵饿死了,他们就啥也不是。

朝廷不管,只能找到了金州。

至于平辽侯是否会造反,从龙之功也不错。

毕竟金江镇的实力如此的强大,就算无法入关,守着万里之大的辽东,当个辽东王是不成问题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