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2章 恭顺帝改年号  红楼从辽东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说不得金江军能威胁他们,靠着控制了家眷,招降许多的人。

今日。

一身杀伐之气的龙在前,眼睛里透出真诚。

新王说话虽然粗鄙,可真不能小觑他。

良久。

“不催科”,“三年不征粮”……

“周华美,让你当此地县令,看来咱没有看错人。”

他还是恨。

总之。

龙在前冷笑一声。

瓦店。

“这只是他们自个的认为,道理不是他们说的算,既然要饿死了,老百姓们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如果大周的官都能像你一样,又如何会出现咱龙在前呢,谁不愿过太平的日子。”

“粮”字。

对于能治理好地方的官员,龙在前是极为重视和礼遇的。

“事实就是老百姓们要饿死了,既然要饿死,那肯定哪里有吃的就去哪里。”

想着等哪天天下太平,正好借机改年号,可谓顺应天命。

不少河南境内后起的义军,跟不上高强度的流动作战,或者被官兵打败,或者投降了。

能跑的人都跑了,有路子的人,都选择了下注。

“新王怎么了?”

新王自己的队伍,都有两支主动投降了官兵,而且对方杀了王扬祖和不畏天。

制定各种规矩。

河南很快呆不下去。

一支支游动的流民军,犹如非洲草原的鬣狗,金江军仿佛是正在追赶鬣狗女王的狮子。

恭顺帝突然看向太监们下旨。

一个基本的事实已然被这些奏章肯定。

本质上。

“朕,真要杀光他们。”

“滚滚滚。”

法子虽然失败,但新王的确在为民请命,立新天地,这句政治口号而努力。

谁都知道京城保不住了。

“小袁营杀了咱们的人。”

至少。

家眷关乎军心。

为了镇压境内的反对势力,以及防止反叛。

这种清醒,不但未令他高兴,反而让他极为的痛苦。

他到底也是读书人,很难全盘接受新王的思想。

新王是流民出身,低层的奋斗史。

城中的物资补给是一样,而最重要的是城里流民军的家眷。

当下。

去年流民军主力进入河南。

一上一下。

眼界,个性,思想,乃至外部压力,外部需求等等,避免不了很多的缺点。

一封封奏疏,也是流民军扩张的标志。

例如赶大车的时候。

那时官兵势大。

以前还未觉得,这些时日,想到自己为何落到今日的时局,找出原来的奏疏,翻开御史们的奏章。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以前。

皇爷变了个人。

原本的形势立刻变了。

可当湖广内讧的消息传回。

“下官既然为此地父母官,既要对得起新王的信任,也要对得起百姓,方不负所学。”

除自己动手杀了一半之外,被俘者也送往金陵被官府杀害。

“大户们认为粮食是他们自己的,放不放粮是他们的自个的主意。”

两人都闷在了当场,让气氛安静下来。

等了十余年。

金陵那边得到消息,果然接纳了小袁营,流民军摇身一变,又成为了官兵。

日夜颠倒。

否则也不会喊出为民请命,立新天地的口号。

家眷能影响他们的行动。

在县州各地设立都尉、掌旅、部总、哨总等武职官员,统领地方武装,合起来高达近十万流民军。

可现在。

而是河南以袁山为首的矿民起义队伍,所以被称作“小袁营”。

但有些事哪怕危难近在眼前也急不得。

在荒地上,募民垦田。

“把这些上疏的御史,全部杀了。”

在满是杂乱的奏疏的宫殿里,摊在榻上,还有摔在地上的酒盅。

……

几句话下来,自己无法反驳。

同样的地方和气候。

龙在前叹了一声,抬手拍了拍周华美的肩膀,离开的背影显得黯然,看上去有些失落。

哪怕他还是流动作战,没有积蓄治理地方,想到的方法,是把金银留到地方上,以金银拉拢地方,他则带着大军在外流动作战。

所以当他去年占领河南时,不用再流动作战,立刻就开始治理河南。

恭顺帝自饮自醉。

“俺看金江军也是剿匪是假,造反是真,金陵的官员不会看不见,一定会拉拢俺们。”

只看到地方上的大户读书人叛乱以外,没有一本是关于百姓由于饥寒所迫而起来反抗贼寇的。

不过和流民军转进方向不同,他们转战河南南部、安徽、甚至抵达过江苏部分地区。

“贼欲取河南、河北牛只,屯田皖、叶。”

但也无法掩盖他的优点。

周华美有点错愕。

想起日后的史书上。

现在的皇帝,只觉得每篇奏疏都在讽刺他。

一种无能为力的愤恨。

他是十二万分的不愿被金江军攻破。

算盘打的贼精。

现在的他,心底里仍然认为自己是老百姓,没有生出旁的想法。

牌坊的公告,破烂的一角,在风中不停的晃动。

“老百姓们要饿死了,大户们却不愿拿出粮食,虽然粮食的确是他们的,但是人都要饿死了。”

“任你们圣贤各种大道理,也抵不过事实。”

前一番还在用尽心思对抗的流民军,发生了分裂,分裂又影响了军心士气。

三言两语找准了自己的出路。

导致虽然有读书人出面为他做事,但更多的读书人在骂他。

可是他又有了别样的看法。

“贼以禁杀课耕,张官设吏,簧惑民心,立定根脚。”

“金江军势大,俺们不能投靠他们,不然容易被吞并,俺们的地盘也保不住。”

龙在前难得的说了许久。

往南的道路,不是在流贼手里,就是在唐贼手里。

所以带领大军返回的途中,龙在前一直很郁闷。

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自己的名声败坏,读书人么,话不都是他们说的。

提起他就言恭顺帝,直觉面红耳赤,羞怒不已。

……

龙在前,朱秀。

近四十万大军,决战于密县。

从大山周响起战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