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可以。
写“暮光之城”第三部“月食”,此前他已经写了一半有多,这次他准备费十来天把书收尾。
青年报拿在手里倍感熟悉,以前自己可没少上这报纸的头版头条,没想到如今文慧也上去了。
张宣道:“弹钢琴的照片一般不都是侧面照么?”
恭喜完毕,张宣质问:这么大的喜事,你怎么没提前通知我。
一连看了6分报纸,老男人忽然生出了一种错觉:这些新闻媒体在干什么?难道要造神?
接着他问:需要注意什么不?
接着她看看手表,快速补充一句,“不过你得快点喔,还有7分钟下班,等会我那苏进爸爸会来接我。”
听到门口动静,正在喝茶小小休憩的张宣回头问。
当着自家媳妇的面,老男人没敢盯着照片太久,随即看起了报道。
杜双伶把报纸叠好,轻轻说:“还没去买,刚我和青竹商量了,等会就出去买,计划一人买50张支持慧慧。”
对着照片瞧了几秒,张宣不避讳地说:“如今的照相技术进步了好多,像素比以往清晰一些了。”
张宣点头,“这还真是她的性子。”
杜双伶不确定地说:“应该有的吧,她未婚夫对她很好的,她平时也是跟我们吃饭,省了不少钱。”
见他说话越来越露骨,文慧决定换个话题:你“暮光之城”第三部写完了吗?
还没等张宣回话,苏进同样发出邀请。
面对他,突破心里障碍的文慧比以前坦诚了许多:前段时间一直在练习钢琴曲,想换换脑子。
他娘的!你可是中国青年报啊,这么直白地夸赞一个人,也是没谁了。
苏谨妤装作一脸委屈,“没有,怎么可能呢?我就不是那样的人。”
细细阅读完,张宣又翻了好几分其它报纸,发现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一个劲在夸赞钢琴专辑好听,夸赞文慧多么了不起。
张宣问:你爷爷身体怎么样?
文慧手指在按键上抡了抡,最后打字:瘦了很多。
张宣愣住了,好半晌才回复:好。
说完,小十一妩媚地问:“那、那怎么办?要不你先让我快乐一下,我今后再弥补你?”
一句“我来接你”,压力满满的老男人瞬间释然,既然文慧都敢出头了,他还有什么可怕的?
“小十一,回家了。”见门锁紧闭,很尊重女儿的苏进伸手敲起了门。
眼神在“亲自”二字上逗留些许,文慧没问他什么时候送过来。
杜双伶说对:“你想象一下,要是走在路上个个认识她,她估计都不会出门了。”
“你怎么”隔着门见女儿脸色异样,苏进下意识问。
张宣:写完后,我亲自送过来。
杜双伶说:“是,不过我估计还是慧慧不想太过高调。”
张宣啊一声,接过报纸问:“她事先没跟你说吗?”
文慧:不用,我来接你。
副标题是:我国著名钢琴家文慧第一张钢琴专辑问世,好评如潮!
女神!
不过想起文慧年纪轻轻就取得了成就,也确实厉害。
得嘞,又在将老夫军,他决定装死,问:以前你答应我了的,等专辑完成后,我当你第一个听众。
只是才问到一半,苏进就没再往下问下去了,因为他看到了张宣。
不过他已经是老鸟了,进出过不同茅草世界的老鸟了,经验何其丰富,自然不能上这当。
张宣头晕,苏进的办公室不就在楼上么?
他很是无语,眼神像刀子一般刮她。
小十一反应过来,吃吃地笑了十来秒,然后做一副恍然大悟地样子打趣他:“也是,你那么多红颜知己,都是身经百战的人了,这会儿肯定满足不了你。”
不过苏进在体制内摸爬打滚这么多年,是见过大风浪的,虽然心里五味杂陈不是滋味,但面上还算镇定,露笑说:“你也在。”
文慧静了静,把手机放桌上。
张宣:我要签名,还要你送一句话。
目送面包车离去后,张宣靠着虎头奔回想刚才小十一的一举一动,不过有一说一啊,这女人的手很细腻,很滑,很润。
下面有配图,图中一架三角钢琴,文慧端坐在前面,十根白玉般的手指放在黑白键上,仿佛在律动,虽然照片只是文慧的侧身照,但其流露出来的气质让人自行惭秽。
拉开车门,张宣对赵蕾说:“去海关。”
杜双伶嗯一声:“我也发现了,可惜这张照片不是正面照。”
小十一观察了他会面容,越过他把办公室门关上,随后再次来到他跟前,附耳嘀咕:“等会我要回家,舅舅他们来了,酒店就不去了,你要是真想要,就在这吧。”
文慧拉开抽屉,看着里面躺着的一张签名专辑回短信:第一张专辑我留下来了,下次给你。
杜双伶说:“说了,可我没想到她会上电视,还上报纸,动静很大,我真为她感到骄傲。”
听到这三个字,张宣下意识瞄了苏谨妤一眼,心里忍不住想,刚才被样欣赏了足足6分钟,是不是她故意的?
文慧:我跟双伶说了的。
两分钟后,文慧回短信:谢谢。
张宣想了想,拒绝了。
等了半分钟未见回复,张宣打字:行吧,你不给,下次我自己来取。
ps:折磨了三月好久的病已经初愈,下个月决定拿全勤,拿本书最后一个全勤,大佬们也帮我投最后一个月的月票啊(指3月份)
前面两个月身体实在不行,三月有自知之明,说声对不起啦。只求最后一个月来个相对完美的收尾,在此跪求大佬们啦,投投三月月初的月票。
嗯…另说一下,新书进程不错,下个月集中精力爆发一月把老书完本后就会发出来…
还是都市重生文
(先去吃饭,等会来检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