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他是指钟家全。
话是这么说,冯建红跟钟敬没再伸手,就算再喜欢;可看到白白胖胖的三个外孙,还是忍下了冲动。
下晌。
钟敬在大厅出声道:“过来坐下再说,严同志在这里,咱们商量商量。”
“严同志,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
“那就安排在爷爷家里,你看咋样?”住的近,大院还安全,来回关照也方便,“他们在上京没有熟人,之前是有他们儿子儿媳在,我们不好安排在家;如今,他们没来,钟家爸妈住到爷爷家正合适。”
严如山迈步上前,在床沿坐下,手上的托盘放置在床头柜,“爷爷在下面和钟家爸妈说话,我上来看看你;他们来了,可想过怎么安顿他们?”
“你看着安排吧。”
她现在突然明白了这个道理。
严如山道:“你们聊着,我给毓秀送些水果上去。”
严如山朝钟家二老点点头,起身去厨房准备了热水果端上楼。
“毓秀,可睡了?”
严如山出门给钟家全拍了一份电报,电报上的署名是钟敬;只让钟家全速到上京,旁的什么也没说。
严家有这个能耐,他也不怕得罪人。
“无妨,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说法,钟家爸妈不远千里来看望毓秀和孩子,我还觉得太麻烦他们了。”严如山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将钟家全的心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这事儿是我和毓秀提出来的。”
“那就行。”无可无不可的微微螓首,钟毓秀看了他一眼,道:“钟家全在老家只去工地上工作,一个月没多少工资,又苦又累;我想着,把他安排到上京来,不管是开车还是其他的工作,给他安排一个。”
毓秀心暖如煦,曾听过一句话:嫁了一个有能耐的男人,走出去是被人相迎的,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为你安排好一切。若嫁一个没有能耐的男人,出行打车、拎包、看人脸色,受尽委屈。
拿到电报的钟家全,担心父母在上京的生活,当天便收拾东西往上京赶,连白莲都没带,只让她留守看家。
严如山道:“爷爷会答应的,那边没人住,有人进去沾沾人气也好。”
钟家全无措的看向父母。
钟家父母点点头,钟家全松了口气,“不是爸妈要求的就好,毓秀在你们家过的好比什么都强;这事儿就算了,我一没学历二没手艺,在上京什么也不会干,在村里好歹能吃饱穿暖,不会背井离乡。”
终究是手里没钱,做人没底气,行事束手束脚。
“你的想法我和毓秀一早就猜到了,这一点你们可以放心;我和毓秀可以先借你们三千块,在外头租一个院子,你要是想学习,我这边给你报名到夜校进修。若是你想工作,我也可以给你找一份工作;不想工作不想读书,你们可以试试个体经营,就是做生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