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忠见此,颇为心动,“严同志,我也可以在你的公司里拿货不?”
“严同志,有个事儿,我想询问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顾令国问道。
老人不动筷,晚辈得谦让;老人不在家,饭菜要提前留,不然,让老人吃晚辈的剩菜剩饭像什么样儿?
从古至今留下来的规矩,是有一定道理的;记得后世许多人家已经不再用这样的规矩,使得父母在做饭,儿女已经坐在桌上吃起来了,父母把饭菜做好,儿女都吃上好一会儿了。
说曹操,曹操到。
“应该的,应该的,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顾令国连连点头。
统共几千块的奔进,在上京连一套好房子都买不到。
严如山给她盛了一碗粥,“喝粥养胃,早上吃着最好不过。”
“我,家孩子在乡下读书,成绩不错;可师资教育方面总是欠缺,所以,我想把媳妇孩子接来上京。”话音一滞,心情低沉了些,“我的工资是能照顾他们,每个月下来也不宽裕;他们没有上京户口,不能在上京读书。我想问问,我们可以在您的公司里拿货吗?”
“去吧,别着凉了。”钟毓秀不甚在意的点点头,与严如山一道到饭厅落座,“王阿姨,你和龚阿姨把早饭端上来;今天要去中关村,得早些走,记得先给爷爷留起来。”
“我们已经回来了。”
“坐下用早饭,吃完了直接去中关村。”钟毓秀摆摆手,执筷开动。
“你想做哪方面的生意?”
顾令国和方国忠心中难免羡慕,严如山这几年赚了不少,慈善做了,对国家的贡献也做了,收留了好些退役军人;方方面面做的厚道,听从钟毓秀的意见,赚钱的同时,对家对国对部队上的贡献一样不少。
钟毓秀对此异常坚持,“不用,我得和上面说说配车事宜了,中关村那么远,坐车过去浪费时间不说;你要是送我更浪费时间。”
严如山点头,“问。”
“王阿姨,爷爷说他什么时候回来?”
像话吗?
“知道知道,您放心就是。”王大丫回身进厨房,跟龚招娣一道把饭菜端上来。
严如山多看了他一眼,对他的想法很认同;别说在什么地方读书都一样的话,其实,那是错误的,好的师资始终更为出人才。
上面给他开了绿灯之大,完全是他凭良心做事。
“可以,有想法都可以。”有生意不做,傻吗?就当多找了两个代理商,“你们想清楚怎么安顿家里人,钱财不够我们可以借。”
“谢谢严同志为我们考虑,我得好生打算。”顾令国领了这份情。
方国忠也道:“严同志,谢谢你了,我这里暂时不用借;等他们来了,先租房,赚了钱再说。”
顾令国不这么想,却不打算说出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