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钟毓秀斟酌了一下,定下了时间;这个时间不早不晚,到中关村也就三点过样子,忙个两小时又能回家了,“对了,军功研究院那边,得麻烦你帮我入职了;顺便把工作证给送一下,谢谢啦。”
回到一进院,顾令国等警卫迎了上来,“钟同志,习同志。”
“等会儿我让人开车送您回医药研究院,至于配车的事儿,回去就给您申请;最迟两天就能下来,只是,咱们用的车不会太好,您要有个心理准备。”
“那老家伙,有福气。”前些年还愁家中无人接人脉,大孙子不入伍,小孙子还不成器;只有一个儿子支撑,如今再看,大孙子是经商人才,小孙子是武器研究人才,孙媳妇更是拥有多种成果,对九州贡献大着呢。
“钟同志,您下午准备哪个时间段回中关村?”
关键是,一下子得了三个曾孙,他都眼馋了。
老人点头,从胸膛上的口袋里取下钢笔递给她,“用我的,协议签了,中关村医药研究院周围的百亩土地就划进了研究院;你那六十亩地也一并是你的了,证件齐全。”
“我可不想来了,今天一顿饭给我找了多少事儿?我都觉得我亏了。”别问她为什么亏,肉疼。
“吃饱喝足,事儿也谈妥了,我们该走了;领导,您保重。”
保姆将桌上的残局收拾走。
习年回身从车里取出礼品交给顾令国和方国忠,“这些是领导送给钟同志的,你们提着。”
钟毓秀吃了两块水果,用纸巾擦了擦手,抽出档案袋里的协议。
顾令国和方国忠下车,将钟毓秀迎下来,习年随之下车。
老人让人将提前收拾好的礼品送来,亲自送他们出二门。
“习同志,要不你拿回去?”又吃又拿,不拿还不行。
“那就谢谢了。”
习年道:“钟同志胃口一向好,听说,现在严老同志的胃口也好了,每顿要吃两大碗饭。”
“您也有福气。”眼看保姆送来餐后糕点和水果,习年接过来以后,送到了钟毓秀面前。
“不知道啊!”
毓秀刷刷刷几下签了字,一份装进档案袋,领一份交给习年,分成协议、土地证明一一装好;心情好了,钟毓秀道。
“等我哪天空闲了再说吧。”
习年道:“回去再说吧,要不然外头买些对付一口也行。”
习年:“.”信了就是我蠢。
“忘了。”
“刚才您在领导面前为什么不提?他一句话,必我申请快。”习年不过多嘴问一句。
“车辆制造,要不要?”
“福气不能一概而论,您觉得幸福就好了呀;您为九州操持,看着九州一天天兴盛崛起,有没有很幸福的感觉?”钟毓秀适时出声,将水果跟点心往桌子中间送了送,大家一起吃。
“谢谢。”顾令国和方国忠淡淡道谢,将东西接了。
“走了,回吧。”钟毓秀领着顾令国二人进了大院,习年坐回车里,前面的警卫员问道,“习同志,咱们现在回单位,还是?”
习年揉了揉额头,“回单位,记得两点到大院门口送钟同志去中关村,不要延误了时间。”
“明白。”警卫员启动车辆离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