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真是会做生意呀,比不得比不得。”村书记连连叹息,都不知该如何形容,“老王,你说,要不咱们把另外一座后山利用起来?村里阻止养殖?不和严先生抢收入;咱们的养殖出来的货物给严先生收,咱们少了一道货源没法出的问题,严先生那边也能有利益可见,双赢!”
王村长摇头,“暂时不能提这事儿,严先生养了些小型野物,我们可以养其他的;跟风什么的就算了,谁也别提。”
“咱们的黄牛就不错,很多人喜欢吃牛肉。”村会计点头,“黄牛咱们村就有人会养,有经验的人养着我们也放心。”
院墙外围修建了一扇双开大门,红漆大门,平日里除了管理后山的人都是关着的;这会儿却是的大门大开,能看见山脚下来来去去的野鸡,为啥一眼能看出是野鸡,因为他们色彩和体积跟家鸡不一样。
村书记倒吸一口凉气,“可不是,要不有钱人更会赚钱呢。”
被人管理的野鸡,跟家鸡没多大区别了,不怕人还会接受喂养;除了外观不一样,很会飞,其他的习性跟家禽没什么两样了。
村书记问道:“黄牛也不好养吧,而且,养黄牛比样其他家禽的钱更多;咱们哪儿来那么多钱去买黄牛?”
王村长看了他一眼,道:“你以为我没想过?这不是怕严先生多想嘛,他们刚开始养野味,我们就跟风成什么样儿了;人家请了村里人帮忙管理后山,给了报酬的,咱们不能太过分。”
只有王村长,因着需要他帮忙,后山管理又是交给村里人的;他有幸常在后山转悠。
“可是,这是一个致富的机会呀。”
王村长点头,扭头看了身边的其他人,“鸡窝,它们会在里面下蛋;因为山上有其他种类的野物,野鸡在上面生存有点难,因此,严先生让人把野鸡都给挪下来了。半山腰上有拦截野鸡的网子,野鸡们跑不进山腰之上,安全性很强;不怕野鸡莫名其妙死了,又有人照料,这些东西拿到外面卖都能值不少钱。”
这么多年过来了,迎来了改革开放,村子里有人出去打工才慢慢缓过来。
就算是这样,村里孩子多的人家也不能保证人人上学,有的很小就辍学了;生活不易,从小就在被生活敲打打磨,不上学人除了在家里干活没地儿去。外面不招童工,小孩儿没多少力气,人家明明可以招壮年,为什么要小孩儿?
如此循环,怕是过了几十年村子会变得十分落后。
可见野鸡数量有多客观,关键是,野鸡还在源源不断下蛋,然后孵出小鸡;这是一项长期收入进项,买一次野鸡苗,只要不是管理不当,必是年年好收入。
在村里眼界有限,看到的东西也只有眼前的。
“先不说这事儿,找曹先生要紧。”眼见其他人又要议论开了,王村长忙出声打断。
经王村长提醒,众人陡然想起此来的目的。
一行人继续往山上走,山上修了简单的小道;又被清理过,没有什么危险野物,连蛇都被清理了一遍,短时间内看见蛇的几率很小。
到半山腰,看到有人在挖坑种果树,他们问了这些人才找到了曹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