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忠休息片刻,与钟毓秀道:“钟同志,我先去打扫一进院了,您好好休息。”
目送方国忠去了一进院,钟毓秀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回房翻找出贵子里的被褥子;褥子铺在床架上,由于下面没有中垫和稻草,她足足铺了两层。床位挨着地面,地气重,湿气也重;按照农家铺床的习惯,要么放一床中垫,要么放稻草。
方国忠抬头看到严如山肩上担的柴禾,立马迎了上去,“严同志,我来我来,您到旁边坐着休息一下。”一路担回来,还是这种隔人的木棍,疼痛程度可想而知。
山脚下只有一条通往山上的路,那还是村里人开辟出来的;严如山循着这条路进了山,初来宝地,不知山中情况,他没选择往深山走,而是选择了边缘地带捡上一些枯枝干柴。大的枯枝干柴是别想来,这个地段,有也被村里人给捡回去了。
到达山脚下,还能看到许多开垦出来的田地;田地里铺上了一层树叶,有的腐败有的偏黄有的已经快化为一片片残渣。
而这时,严如山也挑着一旦柴禾回来了。
铺好了他们的房间,毓秀轮流给爷爷和两个孩子住的房间铺上被褥,被子用被套装上;床铺好了,没什么事做,严如山没回来,其他人没选定房间,铺床是不可能的。
告别媳妇,严如山去厨房看了看,找了一根适合做扁担的棍子;又翻找出两根长麻绳出了门,选了一座距离村子最近的山。
严如山将担子顺势交给他,甩甩手,抬手按着别扁担压过的肩膀;那是真疼,圆的棍子着力点子在肩上挑着一个点压,能不疼吗?
严如山走上前,在她面前席地而坐,俊美的脸上尽是笑意,“不用担心,我有分寸。”
方国忠挑着担子往厨房走,一边走一边回话,“钟同志在三进院,之前是在投被子,现在应该投完了。”
严如山按摩着肩头,往里面走;到了三进院,先去他们选好的房间,没见到媳妇的人影,不得不挨着找,可算在第四间空房间里找到了坐在凳子上用手扇风的媳妇。
“你什么时候有这种习惯了?”钟毓秀无奈道:“凉水是能去热气,你刚出了一身大汗,脸都晒的通红了;一冲凉水,寒气顺着舒张的毛孔积攒在身体里,更不舒服。”
“别逞强。”
方国忠头也没回,担子柴禾往厨房小院走;担子可太磨肩膀了,就这么一会儿,自认皮糙肉厚的他都受不住。
“知道,放心,我很快回来。”
日常用的扁担是用大竹做成的,大竹宽而轻,能减轻、分担一部分重量;也有用木头做成宽扁担的,木头做的宽扁担是能分担一部分重要,但木头做的扁担也比竹子做的重。
“我去看看,辛苦方同志把柴禾放厨房去一下。”
严如山捏捏她的柔荑,安抚道:“我一个人也能行的,不用你去;就这么说定了,你歇会儿要是待不住就把咱们房间里的褥子被子铺好。”
“知道你有分寸,但也不能这么糟蹋身体;你既然回来了,按肯定有柴禾了,咱们还是得烧水洗澡。”对他的担心压过了懒筋,钟毓秀拉着他起身往厨房走。
严如山任由她拉着走,跟在她身后笑眯了眼;被媳妇关系的感觉可太好了,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得到的。
“钟同志,严同志,你们怎么过来了?”方国忠看向两人牵着的手,白皙和红形成鲜明的对比;钟毓秀手指白皙细腻,严如山因为捡柴回来的原因,手到现在还是有裂痕,再加上太阳暴晒,自然会红的不正常。
也就这一对比,方国忠才发现了严如山被晒的狠了的事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