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就怕孩子们对父亲天然畏惧,不爱亲近。
钟毓秀可不敢认这话,孩子们是纯粹觉得好玩好奇,跟着她教的说话。
“爷爷,您这么说我可得不好意思了;您和王同志他们应该也会教他们喊爸爸,只是,他们不想喊罢了。今儿个他们高兴,这才开了口。”
“小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生下来既是干干净净的;你们做父母的在上面涂上什么,他们就是什么样的人。”
话音一顿,严国峰望着大孙子有些失望的摇头,“大山就是太嫌弃他们了,让孩子们知道父亲不怎么喜欢他们;这才不爱和他亲近。”
严国峰知道怎么回事,也许有他们教的功劳,但最主要的还是孩子们喜欢跟着母亲学;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然,为什么其他时候不喊?
“不用谦虚,母子连心呢,母子之间天生亲近;这一点是不能磨灭的,他们喜欢跟你亲近,血缘上的关系让你们之间更容易亲近,也更喜欢把你和大山当榜样。”
“爷爷,他们就是懒,要陪着他们多说话多玩;他们心情好了,自然就会喊,他们呀,这么小就知道凭心情做事,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办是好。”这才钟毓秀愁的。
“爷爷,您能怪我嫌弃他们吗?”三个儿子,每一个都跟讨债的一样。
严如山被说的哑口无言,喜欢往部队跑这事儿,他是有记忆的。
钟毓秀表示赞同,“爷爷说的也有道理,希望他们能早点懂事起来;三个臭小子,一旦套起来,还不知会淘成什么样儿。我跟如山都有工作要忙,管他们的师傅就爱你不多,还得辛苦爷爷多管教。”
“你可别不信,那时候你跟小海也挺粘着你们妈妈的;你们父亲看不过去,就把你们往我这边儿丢,时间一长,你们反而不粘着妈妈,反而喜欢往部队里跑了。”男孩子粘母亲只有那两年,过了那两年,他们有了更像玩的东西,喜欢更刺激的东西;他们会不由自主的忽略母亲,甚至是父亲。
无言的感动从心间弥漫,接二连三的喜悦,使得严国峰湿了眼眶;擦了擦眼角,严国峰哄着眼笑道:“咱们家三个宝贝可真聪明,这么小就知道开口喊人了。”
“扒。”礼明看他们说的高兴,又冒出一个字来。
“他在说什么?”严国峰疑惑问大孙媳妇。
小孩子一个阶段一个样,人生百态,真正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领悟到人生百态的真谛。
“哟,连爸爸都会喊了。”严国峰笑逐颜开,抱着大曾孙颠了颠,道:“毓秀,你才教了孩子们半天时间,他们就会喊祖祖和爸爸了,还是你会教孩子。”
严如山:“.”他跟小孩又没那时候的记忆,还不是老人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严家在孙辈断了一代,不能再在曾孙这边断一代,否则,就真的青黄不接了。
钟毓秀轻轻一笑,没有反驳,没有赞同;这些事情等孩子们长大再做决定,如严如山,如严如海,常年接触部队,他们俩一个选择从商,一个选择搞研究。
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的。
严如山对此无所谓,儿子们的未来由他们去选,他没有强迫儿子们必须走哪一条路的想法;更不想禁锢了儿子们的未来和思维,都是过来人了,知道做喜欢的事情有多开心多有成就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