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么,问题又回到了根儿上。
“爷爷,我们走吧。”
好歹走的时候还知道关心老爷子一句。
人常年窝在家里,身体素质会逐渐变差;生命在于运动,该动还得动。
“成,我知道了,你赶紧走。”
“您自己看着办,在村里住着,出去走走摊摊新鲜空气方便;但是,您也喜欢窝在家里,特别是孩子们在的时候,您更不愿意出门了。”这是新发现的,老爷子的一种习性;似乎形成了一种习惯,这样下去可不行。
“对。”钟毓秀点头附和,继而看向严如山道:“快去上班吧,晚上下班早点来接我。”还不忘跟他使眼色。
捏捏她的柔荑,严如山道:“顺路的事儿,我回来也要路过中关村;你们走回去多麻烦呀,还累人,我过来接你们,你们也能轻松点儿。三小子一个比一个结实,抱这走回去,还不得累成什么样了。”
“媳妇儿,慢点儿。”
每次都是到最后才会想起来有他这么个人。
老爷子放不下曾孙呢,严如山和钟毓秀get到了点儿;顾令国和方国忠相视一眼,都明白这个道理。
然而,这个眼色在人家眼里,那就是抛媚眼儿。
在媳妇儿和爷爷的双重催促之下,严如山不得不把怀里的儿子交给方国忠,而后看了看媳妇儿,又和老爷子交代了一句,让他也别累着,这才开车走了。
“是,晚上下班我来接毓秀。”严如山说完,钟毓秀望着他笑了笑,“中关村距离红星村不是很远,其实,不用特意来接的;有顾同志、方同志他们在,我们抱孩子累了还能换换手。”
“在,爷爷。”
“等礼记他们再大点儿吧。”
钟毓秀轻叹,“爷爷,他们有狗蛋照顾,您可以去跟村长说说话;或者跟村里的老人们一起下地干活什么的,您的身体现在很不错的,多干活培养体能,您才能吃的更多,长得更好。”
严如山:“.”
另一边一下抱着孩子下车的老爷子,只想说,男孩儿就是这些不好;小时候只知道玩,长大了要轻狂一段时间,等到结婚了,那就是有小家的人了,都顾着小家去了,所以,生孩儿来干嘛呢?
问题是,他们严家几代了就出男孩儿,特稀罕姑娘;偏偏就是没有,到礼记这一代,行吧,有事三个男娃。想着三个男娃好歹有一个能接替家业的,心里好受了点儿;可看看大孙子做的事儿,那点子好受也不怎么好受了。
“这不是想他们嘛!”离开一会儿都想。
老爷子都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该怎么着,反正,就想打他。
“大山啊!”
“爷爷,请。”
“不用客套,我还能跟你客气?”严国峰抱着曾孙,迈进办公室,找了个地儿坐下。
钟毓秀对狗蛋道:“把办公室柜子里的薄被子拿出来铺到地上,让孩子们到地上玩;爷爷,您放他们下来,您也歇歇。”
“地上凉。”他哪儿舍得让曾孙们在这样的地方睡?
“不怕,咱们这边地面不是很潮湿,又是在屋里;他们在地上玩也没事儿。”若是在南方,确实不能让他们往地上爬,南方的冬天湿气很重,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湿气入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