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严如山点了头,钟毓秀对此也没意见。
说来还得感谢媳妇儿,还是媳妇儿有先见之明;生意刚做起来就组建了基金会,得了上面的好印象,一路开绿灯;还兼顾了积德行善,为国培养人才的目的。
“可以,您是想将感应门引进各大单位和研究室,这是好事儿,我没有不答应的理由。”一语中的。
“那就没问题,感应门出来后,我们会先进行公司内运用一个星期;之后是我家和我媳妇儿的实验室和医药研究院所有实验室安装。等我这边闲下来,会主动联系您,您看您可以接受吗?”
人走了,严如山才问,“感应门技术真要传授给别人?”
习年望着面前的年轻人,心底的遗憾更重了,“严同志,鄙人代表上面跟你谈一谈感应门的后续事情,可以吗?”
多少年轻人,即便是靠着家里的关系,短短几年时间,小公司做大了;还有好多家分公司,每家公司归总公司管辖,但经营是分开的,总公司只是起到了掌舵的作用。
“不能插个队?”在严如山皱眉下,习年道:“医药研究院的防护暂时没有问题,也就是说安装感应门可有可无,而我这边很多地方是急需的;我的意思是,除了毓秀的实验室先安装,医药研究院的其他实验室先不安装,将我这边整理出来的重要研究所、研究室、办公地点先安装好。”
“没问题,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让人送一份合同过来;咱们签合同来办,有保障。”一切按照程序走。
“暂时不需要,条件攒着吧。”严如山适时开口,“在政策扶持下,我这边暂时没有需要麻烦你们的,这个条件换成承诺倒是可以。”
习年语塞,瞅着他们两口子看了半响,才道:“严如山同志说的有道理,做哪一行都是为国家添砖加瓦。”
谈妥之后,习年并未多待,为了趁夜色回去赶一份合同出来,起身告辞离开。
“这点小技术没事,最关键的是芯片技术,你最好是城里一个芯片公司;这个公司招募的人才,要全部是自己人,加工制作分流水线。”
也许,这份功绩里面少不了其他人的功劳,但,主要还是严如山会看人,眼光长远。
“需要我们做什么,或者这么说,你这边需要什么帮助,我们能为你这边做的,要求不过分,在情理之中,我们会尽力帮忙。”
严如山皱了皱眉头,“芯片技术,我记得上面也在做,只是现在没有上市;我们的感应门技术若是上市,说不定会给你带来麻烦。”
“不会,感应门技术设计到的芯片很简单,就是被人拿去了也没关系;我们的技术会不定时更新,国外拿到了又能如何,等他们破解芯片之后,新的技术已经出现了,他们永远都会慢我们一步。”一步慢步步慢,为什么要奋发向上的去追赶,因为落后一步就是落后很多步。
道理都懂,可是,真正能像祖国一样不懈努力几十年追赶上大国的国家又有几个?
所以,他们要做的不是将技术死藏,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共享;至于共享出去的技术是什么技术,那就是他们说了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