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肯定配合,支书,您放心。”
几人笑了笑,帮忙想了想,从里到外都给蛰摸了一遍;确实没什么可送的了,在当下算是好的荤食都给想到了,也有他们几个出了。
村儿里的好事儿没他们怎么行,配合,干嘛不配合;占田地的事儿应该会有补偿吧?
“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这是定下来了。”
“老王,你不送吃的,可以送玩的;严家三个男娃呢,咱们村里的木匠手艺还行,应该能拿得出手。”
“谁说不是呢,严家那几位当真是我们村的贵人;读书给解决了,现在修路也给解决,咱们得好好感谢严家人一下,不能只收人家的好处,只占便宜不付出。”支书头脑清醒,谁都不傻,真把别人当傻子的人才是真的傻,“村里的经济条件就那样,之后我让家里人送两只下蛋的老母鸡过去;正在下蛋的老母鸡最是养人了,严家有位老爷子,还有三个小娃娃,正好都补一补。”
“那正好了。”王村长看向唯一一个干事,“你呢?你送点什么?”
支书道:“大家安静一下。”
“你送鸡,我说什么?鸭子?我家的鸭子是在外面放养的。”出纳思索着送什么好。
“我家鸭子也是放养的呢,吆喝都吆喝不回来,等到能吃了才去逮回来给宰了,比你家的还正宗。”
支书道:“放心吧,我们会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做为主路,只要路修好了,以后进出可就方便了;希望你们能配合,不管占到谁家的地,都积极配合,要是谁不配合,以后村里有什么好事儿都没他的份儿。”
各自散后,王村长去了村里木匠家里,村干部则是将村子里的人家一家招来一个当家主事的;将修路的事情一说,也言明了,可能会占用他们的田地,不是多大面积,多多少少会占一点是真的。
“对呀,占多少田地?我们可就靠着田地吃饭了。”
“这法子好,各位,有劳你们勘察一下村子的路该怎么修;总不能将每一条道都修了,选一条方便实用的路修一修。”人家主动开口给钱给钱财修路,最后肯定还要出人;他们自觉一些比较好,不能惹人厌恶。
“都别说了,好好商量一下。”王村长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对支书说,“你送老母鸡可以,会计送鸭也可以;出纳就送鱼吧,你家前两天不是打到鱼了么,正好送两条又大又肥的过去,你家应该还没吃完吧?”
“占我们田地?要占多少?多宽?”
“占边边角角的,我没意见,太多我不答应。”
“是啊!我们家可就靠田地的出息养活了,不能全给我们弄走了。”
后面这句话,他们谁也没问出口;因为知道,问出口了也不会得到准话,连路都还没选好,说这些太早了。
“那今天就先这样,你们散了吧,我们去选个合适的主路。”
村里人有了新话题,离开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走;一边走一边议论着这事儿,在未定下来之前,大家伙儿可有话题可聊了,都在谈论谁家的田地怎么怎么着,希望别占着他们的地之类的。
村里没有其他可以赚钱的营生,田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