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丫等人把饭菜端来,一行人吃过早饭;傅向北自觉没法给孩子们上课,干脆跟在钟毓秀身边,听师父给他们讲课。不学的时候觉得这就是封建老东西,不值得学习;但从师父嘴里出来,那又不一样了。
“好吃以后多去你师父不对,你不是去严家了,也不对,你什么时候有个师父?”
“今天拜师的,嫂子以后就是我师父了;师父说后天摆酒,办拜师酒席,请咱们家的人一起过去,师父那边还有人要请,一起凑个两桌。”
她在古代学的是这些,在现代不是,在星际更不是;只是,她还是更喜欢古代的教学知识,那是真正的融入到骨血里的风骨。
“回来了呀,吃饭了没?”傅老爷子坐在餐桌前,慢条斯理的擦了擦嘴。
“看看你是不是发烧了。”傅老爷子依旧跟上去摸了摸他的额头,“没发烧啊!”
傅向北失望的对他摇了摇头,放下筷子,失望的离开了餐厅;把傅老爷子整的一愣一愣的,这熊孩子,那是什么眼神?对他很失望?有什么可失望的?就因为没有三百千?
傅老爷子无奈摇头,他吃完饭走后,有保姆过来收拾餐桌。
“三百千,这些书我们家可没有,你可以去书店看看。”
“真的,今天在师父家,跟着师父学好了百家姓后半篇。”
傅向北走到桌前,看桌上还有另一副碗筷,显然是给他留的;执筷就吃,“吃了回来的,师父家的饭菜真好吃。”
她啊!
钟毓秀点头,“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多学学三字经,百家姓,甚至的儒家的东西;对你将来很有好处。”
“学那玩意儿做什么?”
“你再说一遍,你师父是谁?”
“我听师父的。”他又有了学习的目标,不是茫然的拿到什么学什么,“师父,您小时候也学这些吗?”
这么一打算,傅向北欢欢喜喜的跟着中途入学;并且学的有模有样,钟毓秀表示很满意。
没学过,说明他的知识面不够广,跟眼界和见识一样;严爷爷说的果然没错,他需要成长。
傅向北凑上前,耐心一字一句的说道:“我、师、父、是、严、家、大、哥、的、媳、妇、儿。”
傅老爷子收回手,再次问,“真的?”
第二天一早,傅老爷子亲自出门去书店,给孙子找了三百千,和其他的儒家书籍。
严家这边,严如山起床后,先联系了习年;跟习年说明了要买的肉菜和需要准备的东西,说明是明早要用的就挂断了电话。没过一会儿,傅向北了过来,不过他来打了一趟没看到钟毓秀,又赶紧上学去了。
等钟毓秀收拾好下来,傅向北已经走了。
“刚刚傅向北来过了。”严如山跟媳妇儿报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