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0.第340章 怪人怪梦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钟魁对婆娑洲那是仰慕已久,只是碍于书院身份,以及恩师教诲,才久久没能动身游历。

卢白象站在自己屋子窗口,举目远眺,腰间悬挂着那柄暂放他这边的狭刀停雪,据说是一位元婴地仙的仙家遗物,确实不是家乡那些所谓神兵利器能够媲美。

钟魁自己主动说起那场风波,“那两个皇子,都不是什么好鸟,接下来你如果还留在大泉,自己悠着点。山下自有山下的规矩,而且山下高人多了去,比如那位三皇子遇上你,就是山外有山,所以才被淋了一头狗血。”

陈平安指了指房门,平静道:“出去。”

陈平安本想回答六人,话到嘴边,立即改口道:“五人。”

不等她说完,姚镇瞪眼道:“说不得!以后到了京城,更说不得!”

钟魁眼前一亮,“可曾认识山崖书院的齐先生?”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坦诚以待,“我们不是桐叶洲人氏。”

年轻女子扭头看了眼挎刀少女和沉默少年,“岭之和仙之,如今心里都不太好受。”

老人第一句话其实说得不合官场规矩,入京赴任兵部尚书,是平调,甚至绝不是什么贬谪,大泉王朝的兵部尚书,是实打实的朝堂要津,许多大将军梦寐以求的一把座椅,只是对于姚镇而言,这辈子哪天卸甲下马了,那就是养老。

到了屋子,陈平安落座,裴钱没敢坐下,关了房门站在桌对面。

名为姚近之的她笑道:“既然算命先生说了……”

老人脸色苍白,他是沙场磨砺出来的豪爽性子,直截了当问道:“不知我姚家应当如何报答?”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朝廷是准备保下姚氏了,或者说陛下已经下定决心,要将姚氏甩出漩涡,赏了姚镇一个明哲保身、颐养天年的不错结局。

有一骑与姚镇并驾齐驱,是那位头戴帷帽的女子,此时掀开了帷帽,露出一张天生狐媚的绝色容颜,应该就是钟魁所说的姚家祸水了,虽然相貌妩媚,可是气质清冷,一双桃眸子,一年到头,都是天生风流的春意。

钟魁提起酒碗,率先仰头喝光。

就为了钟魁嘴中“齐先生”三字,陈平安就愿意陪此人喝上一壶酒。

再者需要离开姚家世世代代扎根的南方边境,去往京师蜃景城,也算背井离乡,以姚镇这个岁数,以及大泉南边定海神针的身份,大泉皇帝刘臻此举,让朝野上下很是咀嚼了一番。

姚镇爽朗笑道:“天大的麻烦都熬过去了,这会儿已经没什么事情当得起麻烦二字。”

钟魁突然笑道:“想一想那晚你跟大泉守宫槐的厮杀,再看看你今儿在酒桌上这么附和我,有些不适应,怎么,在家乡吃过书院的苦头,所以忌惮这么个君子头衔?”

因为传闻有一位大伏书院资历深厚的君子,离开书院后,在蜃景城教书多年。

夜色中,两人走在官道上,姚镇聊得很随意,将陈平安视为恩人,并未因为陈平安的年纪而感到别扭。

裴钱怯生生道:“先一起记账上,以后我给你做牛做马,一点点还给你。”

之后两天,客栈与狐儿镇都太平无事。

陈平安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九娘,钟魁想了半天,只能用鬼迷心窍这个说法来解释。

唯独一次询问,是关于三皇子押送囚犯一事。

结果钟魁最后撂下一句“行走江湖,钱难挣,屎难吃,只要不是钱买屎吃,就是好日子了”。

一想到这个,少年便觉得碗里米饭,不比姓钟书生所谓的山珍海味差了。

最后隋右边说道:“这只是‘比如’。具体炼化何物,以及如何炼化,何时炼化,还需要公子自行定夺。”

陈平安开始思量此后的桐叶洲北行之路,毕竟那座去往宝瓶洲老龙城的仙家渡口,就在大泉北境那边,如果绕路,就要多走上两三千里。如今与大泉刘氏三皇子交恶,差不多算是不死不休的关系,自己一行人大摇大摆径直往北边走,换作自己是那三皇子,也不能忍耐,即便这次被自己和那位大伏书院的君子打怕了,一个能够率军长途跋涉,深入敌国腹地,打杀别国府君和水神庙的皇子殿下,即便不会铁了心玉石俱焚,多半也要给自己制造许多麻烦。

钟魁又说道:“你那天说谁的道理都是道理,我觉得说得很好。至于要那小国公爷扪心自问,虽然听着更霸气一些,也合情合理,挑不出毛病,可其实有些……不讲礼了。”

老人沉默片刻,“这样挺好了。”

书生钟魁笑问道:“什么时候桐叶洲有这么大的江湖门派了?相当于宗字头仙家豪阀的江湖门派?”

钟魁笑了笑,“除了西嶽,其余七件最早的甘露甲,分别是佛国,苞,山鬼,水仙,霞光,彩衣,云海,大多数在战事中毁坏,彻底没了,留下来的不多,有据可查的,就山鬼和彩衣两件,别看你手上这件西嶽很破烂了,相比那两件好不容易遗留人间的,已经算好的了,碰上识货懂行的,你只管往死里开价,保证赚个钵满盆盈,不过这些祖宗甲,到底是失了根本,庇护主人的神通,十不存一,实在是令人扼腕。为了这个,得喝一杯酒。”

这会儿陈平安一手捻着下酒菜,一手端着酒碗,总觉得有些别扭。

陈平安默默吃喝起来。

官道那边,姚家人与客栈愈行愈远。

陈平安给噎到了,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裴钱抬起头,眨眨眼,“跟九娘借的,不多,加一块儿,就二两银子。”

姚镇不希望陈平安以为双方一同前往蜃景城,是要陈平安一行人护着姚家北上,便为陈平安梳理了一遍大泉朝堂的脉络,详细解释了如今姚家的处境,为何已经算是脱离险境,这其中既有京师那位书院君子的功劳,更是客栈那位年轻君子的无形威慑。

陈平安返回客栈的时候,已经打烊,一楼只剩下钟魁等着关门。

婆娑洲极为出名,哪怕桐叶洲是个喜欢眼高于顶的地方,喜欢小觑天下豪杰,可是对于离着倒悬山最近的那座婆娑洲,还是服气的,因为那边有个颍阴陈氏,有个几乎一人独霸“醇儒”称号的陈淳安。

陈平安喝了一口酒,“没办法的事情。”

姚镇问道:“恩公总计几人?”

陈平安问道:“那你怎么还?”

钟魁问道:“了多少颗谷雨钱?”

说到这里,书生自顾自笑起来,似乎觉得自己这个说法,很新颖有趣。

裴钱转身跑着离开,使劲摔门,回到自己屋子。

钟魁点点头,“确实,世道就是这样,身处粪坑,就觉得吃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人端上一盘菜,人家还不乐意吃。”

年轻女子虽然疑惑不解,不知爷爷为何要提及此事,仍是回答道:“分别是第一,三,二等。”

至于最近的北边邻居,宝瓶洲,钟魁不太瞧得上眼,大概就只有一对师兄弟了,山崖书院齐静春的学问,大骊国师崔瀺的棋术。只不过听说骊珠洞天破碎下坠,那位齐先生也身死道消了,就连钟魁的恩师,都颇为遗憾,私底下对钟魁说齐静春若是在桐叶洲,绝不至于如此受辱,最不济也不会落得个孑然一身,举世皆敌。

小女孩裴钱极少出门,就算出门觅食,也都故意错开陈平安。

在陈平安与老将军在外闲聊的时候。

客栈里边,气氛诡异。

小瘸子时不时偷瞄几眼对面那位女子。

一夫当关的精悍汉子,嗜血暴戾的佝偻老人,拿大泉武将许轻舟喂招的用刀男子,以一手驭剑之术压制仙师徐桐的绝色女子。

九娘应承下来,姗姗走出柜台,一肘子顶开那位账房先生,从抽屉摸出了些碎银子,去往客栈门口那边摆平风波。

陈平安谢过了妇人,就去楼梯口那边,裴钱还坐在那边那圈圈画画,陈平安说了句跟我来,她就乖乖跟在后头,臊眉耷眼的,看上去像是犯错且知错的模样,可陈平安用膝盖想都知道后边的小女孩,心里正偷着乐,他甚至完全可以想象,下一次裴钱去了狐儿镇,那份趾高气昂。

裴钱皱着一张小脸,泫然欲泣。

钟魁突然想起一事,“那夜挡住门外练气士的汉子,身上所穿甘露甲,如果我没有看错,应该是兵家古籍上记载的‘西嶽’,是甘露甲的八副祖宗甲之一,是你家祖上传下来的?”

再过去,就是武疯子朱敛的房间,正双手负后,弯着腰,绕着桌子一圈圈散步。

老人因为有伤,并未策马驰骋,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越来越服老了。

陈平安点头道:“是这个理。”

门口那边,九娘出马,很快解决了麻烦。

陈平安算是没辙了。

陈平安一阵头大,转头看了眼裴钱,没能瞧见人,看到一双腿,应该是坐楼梯口子上。

陈平安开门见山道:“以后你就留在这里,我会给客栈一笔钱。”

老将军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身轻松,虽然伤势不轻,一路骑马颠簸,又雪上加霜,但是言语之间,如释重负。

九娘收敛笑意,正色道:“陈公子于我们姚氏,有全族续姓之恩,还要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九娘岂不是要无地自容?”

婆娑洲除了颍阴陈氏,还有众多青史留名的形胜之地,钟魁都想要走一遭,桐叶洲太闷了,无论是山下百姓,还是山上修士,都不爱走动。

钟魁笑道:“灵芝斋不识货,让你捡了个大漏。不过也正常,西嶽给高人设置了禁制,我如果不是刚好书院有那部快要破成碎片的秘典,凑巧熟悉这些甲丸传承的兵家内幕,当时又使劲瞧了半天,也会认不得。我劝你还是留着它,这么值钱的东西,何况它还有好多故事呢,随便送人太可惜了。”

陈平安问道:“比如?”

怪人一个。

九娘摇晃着腰肢,往门口那边一站,外边的气焰便骤降。

姚镇摇头道:“算了吧。”

陈平安没有说送或不送,好奇问道:“八副祖宗甲?”

老人笑问道:“那你觉得那个恩人,是第几等?”

陈平安无奈道:“记账上,回头跟房账一起结。”

裴钱一屁股坐在地上,双臂环胸,咬牙切齿道:“在我心里,陈平安已经死了啊!”

姚镇笑道:“省得每天都觉得自己是老子天下第一,好事情。等到他们到了蜃景城,还要吃瘪。”

裴钱猛然抬头,怒气冲冲,正要说话,当她看到陈平安的冷淡脸色后,便又低下头,“我知道错了,下次不敢了。回头我就去狐儿镇,还给小梅一只屁帘儿,给她买个四十文钱的,大蝴蝶,绿绿的,比蜻蜓好看多了,小梅他们已经眼馋很久,不过那么一帮吃串葫芦就跟过年似的穷崽儿,可买不起,这次便宜她了。”

年轻女子欲言又止。

钟魁纳闷道:“这算哪门子事?”

陈平安问道:“你哪来的钱?”

钟魁哈哈笑道:“多半是你认得齐先生,齐先生不认得你吧,没事没事,咱俩一样。”

女子摇头道:“不敢妄言有恩之人。”

钟魁哦了一声,“如此说来,这个小坟包,可以称之为衣冠冢了。”

裴钱皱眉道:“啥意思?”

钟魁下巴搁在胳膊上,愣愣盯着小坟头和小墓碑,其实眼角余光在看着裴钱的那双明亮眼眸。

书生若有所思,似有所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