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姚近之上去一番言语,给砍价砍到了三十两银子,大致意思是自己就收藏有那位大家的一件传世玉雕,是一株水仙,那才叫玲珑奇巧,对于此人雕琢手法,她再熟悉不过,又对螭龙玉簪的材质一通贬低,说得掌柜哑口无言,悻悻然给那位大家闺秀腰斩了价格,将玉簪卖于陈平安。
朱敛身形佝偻,眯眼远眺。
姚镇朗声笑道:“只要遭遇干旱,皇帝陛下便会亲临水神庙祈雨,哪怕无法亲自赶来,也要派遣一位刘氏宗亲与礼部尚书一同南下,极为灵验,埋河水神,从未让大泉百姓失望过。”
三人一起沉默许久,蹲在岸边的老汉突然叹了口气,望向埋河水面,“说些不中听的晦气话,公子别生气啊。”
方才饭桌上的那道硬菜,埋河鲤鱼是一绝,这条大河里的鲤鱼,金鳞赤尾,无论是清蒸、醋还是红烧,都没有半点荤腥味,鲜美至极,是大泉王朝的贡品之一。
老汉赶紧摆手,“公子可别糟践好东西了,自己留着喝。”
姚镇点点头,问道:“老哥这么多年,捞起了多少人?”
不提其中的种秋,其余诸如头顶五岳冠的金丹修士,福地第一人丁婴,大泉王朝守宫槐李礼,陈平安哪一个赢得轻松了?
老汉舒展眉头,憨厚而笑,“哪天不做水鬼了,就要找个日头大的时辰,来这岸边洗手,算是跟水神老爷打声招呼。”
姚近之点头道:“十五月圆,借着月光,应该勉强能够看清,卢先生不用担心此事。”
陈平安则买了一枚白玉螭龙发簪,素身,并无篆文,龙纹简洁流畅,陈平安一见钟情,却觉得有些贵了,掌柜竟然开价八十两银子,说这是前朝一位制玉大家的手笔,只是没有落款而已,不然三百两都不卖。若是大隋求学那会儿,陈平安掉头就走了,今天之前,咬咬牙还是会买下。
这次途径一座名声不显的郡城,竟然是净土扫街的架势,陈平安依旧没有参与其中,只是带着裴钱朱敛两人离开驿站,打算购置一些琐碎物件,比如一枚玉簪子。但是姚近之破天荒离开了驿站房舍,要与陈平安他们同行逛街。
最后老汉离去的时候,跟陈平安道了一声谢,说酒好喝,这辈子没喝过这么好的酒。
四人走在熙熙攘攘的孩儿巷,朱敛低头笑问道:“步数记得这么清楚?”
走入街道极长的孩儿巷,各色铺子都有,除了正儿八经的店铺,还有好些个包袱斋,穷酸秀才模样的,多半是家道中落的,鬼头鬼脑的,多半是包袱中物件来路不正,走了旁门路数,或者干脆就是梁上君子。
其中第八境远游境,陈平安最是向往。
陈平安心境祥和,武道一事,比起刚刚离开倒悬山那会儿的预期,十年后跻身第七境,即金身境,进展已经算是极快,远远超乎想象,归功于飞鹰堡内外两场生死大战外,后边还有藕福地和边陲客栈一连串的厮杀,不但成功跻身了五境,而且底子打得雄厚结实,即便现在就破开瓶颈,一举进入六境,陈平安都不会觉得脚步轻浮。
真是一个古怪小丫头。
陈平安不愿在背后议论别人的长相,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便是这些女子生得尽善尽美,不过是百文钱,在他心中,宁姑娘那可就是谷雨钱、金精铜钱了。
陈平安并未插话,不过爷孙二人愿意当着外人的面,说这些弯弯肠子的官场规矩,陈平安只当是一门千金难买的学问,听在耳中便是。
老汉神色木讷却体魄精壮,只是给姚镇这些人的阵仗吓到了,慌张站起身,喉结微动,咽着口水,怯懦喊了声官老爷后,便不知如何应对,双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好。
出了铺子,陈平安拿着小锦盒,先谢了姚近之的帮忙杀价,然后忍不住苦笑道:“给姚姑娘这么一说,怎么觉得这支簪子,三十两银子都不值?”
暮色中,回到下榻驿站,去后边的庭院散步,陈平安发现卢白象和隋右边不知从哪里找了棋盘,正在一座小凉亭内对弈,魏羡在旁观战。
姚镇喊了声大兄弟,要老汉无需紧张,随口向他问起了家住何方、营生为何,老汉不敢隐瞒,老老实实一一作答,最后的答案,让人大吃一惊,原来老汉除了是庄稼汉,还做着捞尸人的行当,需要经常在埋河边上转悠,按照传下来的老规矩,自称水鬼。
陈平安只好报以礼节性笑容。
纯粹武夫的九个境界,加上秘不示人的真正止境,总计十个。
卢白象一边收拾棋子,一边笑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去那座坐落于彩云间的白帝城看看。好一个‘奉饶天下棋先’,令人心神往之。”
陈平安要买簪子,姚近之说是郡城有条孩儿巷,专门售卖古董珍玩,她循着某个小道消息,想要在那边寻找瓦当,和一种名为怀镜的古老压岁钱,朱敛则喜好志怪小说,至于裴钱,只要是值钱的物件,她都喜欢,都想要,只是跟在陈平安身边,好似天生的阴鸷性子,给磨掉了大半,成天只求着陈平安让她当账房先生,就像钟魁在客栈差不多,哪怕兜里只有个几两碎银子,她就心满意足了。
姚镇打心眼喜欢与陈平安相处,虽然大多数时候陈平安都不怎么说话,在家族以及军中都不苟言笑的老将军,到了陈平安这里,反而健谈了许多。这会儿就在给陈平安介绍大泉王朝山水神灵的品秩,除了五岳正神之外,就以这条埋河水神最高,是一位大府君,不但可以开辟府邸,规格还与世俗藩王相等。
陈平安站起身,看了双方先手走势,没看明白深浅盈亏,便回到长椅上,盘腿而坐,缓缓喝酒。
出门后她便多出了一只包裹,陈平安说了句帮忙背的客气话,姚近之赶紧拒绝了。
天色不早,姚镇笑着与老汉告别。
武疯子朱敛自然不当回事。
那就是没有了。
只剩下陈平安和收拾棋盘残局的卢白象。
老汉摇头道:“这会儿河里水枯着呢,不太容易见着尸体。”
到最后只剩下捞尸人老汉,陈平安裴钱和朱敛,其余所有人都返回驿馆。
朱敛先看了眼陈平安的背影,并无丝毫异样。
说起这些的时候,老汉脸上没有太多哀伤。
老汉见这位公子没有收回酒壶的意思,只得小心翼翼接过,高高举起,仰头喝了一口,就赶紧还给陈平安。
只要过了那条横穿大泉版图的埋河,就等于北上之路走了一半。
陈平安根本就没理她,腰有十文钱,必作振衣响,说的就是裴钱。
姚近之又说道:“说辞确实是书上的,可那件玉雕,是我小姑姑的嫁妆之一。”
老汉还是不敢接过酒壶,陈平安轻声笑道:“老伯可能不信,我也是穷苦出身,当过好些年的窑工。”
姚近之沉默片刻,等到走远了铺子,她才轻声笑道:“簪子真是那位啄玉大家之作,别说三百两银子,五百两都值得入手珍藏,而且此人推崇玉质不佳者不治,你这簪子材质极佳,好到了让他认为是‘美玉材质最佳者,锟铻刀不敢落在美人脸’的地步。只是世间美玉,好不好,大家都看得出来,具体有多好,就难说了,何况各人趣味不同,很难有个定论。”
姚近之笑道:“爷爷,十年不短了。乌纱略戴心情变,黄阁旋登面目新。”
姚氏这一辈人中,最有武学天赋的姚岭之,对陈平安的观感颇为复杂,既感恩又敬畏,心底还有些不服气,又是位正值妙龄的少女,所以不太愿意跟着姚仙之一起,凑到陈平安身边。
魏羡,朱敛,卢白象,隋右边四人难得一起露面。
负责接待的沿途驿站官吏,以及驿站所在地方郡县衙门,都十分上心,毕竟是征字头的大将军,姚家铁骑的老家主,而且这还不是什么解甲归田,而是赴京就任兵部尚书,天子倚重,从边关砥柱成了朝堂栋梁,姚老将军伸出一根小拇指,估计就能捻死几个小县令,谁敢不当回事?
姚镇迎来送往,疲于应酬,谈不上对地方官员有多热情,可也不曾流露出丝毫跋扈气焰,几乎不会拒绝任何一位刺史的宴请,至于郡守的盛情邀请,偶尔会借故推辞,县令当然是没这胆子,为一部尚书擅自摆开接风洗尘宴的。
不过承认崔东山是自己弟子,还是让陈平安有些无奈,毕竟总不能说是朋友。
陈平安嗯了一声,默默喝着酒。
姚近之姗姗而来,在驿站内她便摘了帷帽,落座后,对差不多收拾完棋子的卢白象说道:“卢先生,我们手谈一局?”
姚近之笑着问道:“难不成他不送礼,爷爷你就会因为以往攒下的交情,为他说好话了?显然不会,既然横竖都不会,他还不如赌一赌,赌爷爷你晓得官场的身不由己,也要入乡随俗了,赌爷爷入主兵部衙门后,要拉拢起一拨行伍旧人,免得被京官勋贵们排挤。到时候孤立无援,形势所迫,爷爷说不定第一个记起来的名字,就是本地郡守了。”
已是秋末时分,按照队伍行程,到了蜃景城外边那座渡口,差不多刚好入冬。
只是水神府常年关闭,埋河水神几乎不与世人接触往来,两百年来,只有寥寥几次显露真身,大体上始终如云雾蛟龙,若隐若现。由于香火过于鼎盛,尚且要胜过最正统崇高的五岳神灵,每逢庙会,十数万人从南北汇聚在埋河之畔,使得水神庙所供奉的那尊金身神像,一年到头都像是位于水雾之中。
老汉赧颜笑道:“老大人一定是个好官,青天大老爷哩。”
姚镇苦笑不已。
姚近之笑着摇头,帷帽白纱,轻轻晃悠起来。
裴钱一开始听得津津有味,到后来听得她头皮麻烦,都不敢再看埋河一眼。
因为她好似听到了陈平安的读书声,刚好陈平安所读内容,是他要裴钱死记硬背的一段,这是陈平安在那本儒家典籍之外,唯一要她记住的东西,甚至还专门用小雪锥写在了那本书籍的末尾,所以裴钱记忆深刻。
朱敛买了两本披着志怪外衣的才子佳人小说。
老汉瞥了眼埋河水面,脸色沉重起来,“但是有两种捞不得,一种是死后直直立在河中的,无论男女,都不是咱们可以去捞的了,头发-漂在河面上,看不清脸,出钱再多,咱们都不敢去。再就是一些个投河自尽的黄大闺女,若是竹竿子捞了三次,都没能捞上船,咱们就不能再管了,只要沾了手,没谁能有好报。”
卢白象看了眼天色,笑道:“估计是一场鏖战,天黑之后下棋,我是无妨,就是不知姚小姐到时候能否看清棋局?”
姚镇回头看了眼老供奉,后者轻轻点头,老将军这才大步走向那老汉。
裴钱唉声叹气道:“无聊呗,反正又不会给我钱,只好没事找事,还能咋样。”
裴钱就纳了闷了,奇了怪哉,不知道陈平安跟这么个老汉有什么好聊的,心想你跟姚老头那么个当大将军的,话也不多啊。
朱敛继续往下游走去。
直到姚镇和孙女姚近之散步而来,陈平安才站起身,发现老人脸色不太好看,姚近之轻声道:“此地郡守,宴席上只与爷爷聊沙场往事,爷爷喝酒尽兴,郡守府在私底下,却遣人送了一份重礼来驿站,意思是希望爷爷入京后,在朝堂上照拂他这个门生一二,把爷爷气得不轻。”
陈平安不敢相信六境入七境,得有多难,到底需要怎样的机缘和底蕴。七境之后,是羽化境,又名远游境,一位纯粹武夫真正一步登天,能够如山上仙人一般御风远游。
陈平安将锦盒收入袖中,笑问道:“姚姑娘真有那玉雕水仙?”
姚镇沉声道:“好人有好报,老哥莫要觉得捞尸这门营生不光彩,积德行善,好得很。”
老汉突然转头笑道:“公子算是熬出头了,有了大出息。”
散步队伍分成三拨人,为首姚镇和陈平安并肩而行,裴钱拿着行山杖跟在后边一些。
裴钱还是不敢看埋河水面。
他从不愿意跟她说任何道理,陈平安只对曹晴朗说那些书本之外的道理,裴钱觉得这些文字,大概就是她唯一比那个小书呆子强的地方了。
此时此刻,一肚子委屈的她,便大声朗诵出来了。
是那“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
是那“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