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敛和石柔站在一旁。
崔东山打了个响指,李槐众人都现出身形。
长剑出鞘,划破长空。
这套独门绝学,她更是觉得天下无双。
李槐遥遥一挥手,哈哈笑道:“滚开!”
李宝瓶抽了抽鼻子。
崔东山还在胡乱篡改歌谣,裴钱便再次假装小酒鬼,左右摇晃,“臭豆腐下酒,我又饱又不渴,江湖么得意思无所谓呦。”
“山上有魑魅魍魉,湖泽江河有水鬼,吓得一转头,原来离家好多年。”
只见那高台不远处出现了两个身影,可怜朱敛和石柔,扮演那剪径匪寇,正在分别暴揍两位“文弱书生”于禄和林守一。
李宝瓶没有一定要送小师叔到大隋京城大门,点点头,“小师叔,路上小心。”
只见那李槐在远处湖边小路上,蓦然现身。
陈平安点头道:“应该是这样的。”
然后崔东山和裴钱好似演练了无数遍,开始醉酒踉跄,摇摇晃晃,之后两人像只螃蟹,横着走,摊开双臂,大袖如浪翻涌,最后两人学那红襦裙小姑娘,原地踏步,蹦蹦跶跶。
陈平安与崔东山缓缓而行在最前边,一直走出了这条大街拐入白茅街,最后在白茅街的尽头,崔东山终于停步,缓缓道:“先生,我没有觉得如今世道,就变得比以前就更坏了。山上的修道人越来越多,山下的丰衣足食,其实更多。你觉得呢?”
“坟前烧香神仙若少年,坟中子孙白骨已百年,你说可笑不可笑?”
李宝瓶一下子停下脚步,皱着那张大体上还是圆乎乎、唯有下巴开始微尖的脸庞。
陈平安点头笑道:“没问题。”
陈平安开始如蜻蜓点水,在湖面上翩翩而行,手中剑势圆转如意,如风扫秋叶,身躯微向右转,左步轻盈前落,右手握剑随身而转,稍向右侧再后拉,眼随剑行。骤然间右脚变作弓步,剑向上画弧而挑,眼看眼尖,“仙人撩衣剑出袖,因势采剑画弧走,定式眉眼看剑尖,剑尖之上有江山。”
陈平安对茅小冬作揖告别。
李槐走了一段路后,朗声开场白,“我李槐闭关三天,终于学成了一身好武艺,这次下山闯荡江湖,要好好领教五湖四海各路豪杰的能耐。”
裴钱站在距离高台不过七八丈外的湖面上,手腕翻转,突然变出那个手捻小葫芦,高高举起,大声道:“江湖没什么好的,也就酒还行,酒呢,来来来!谁来与我共饮这江湖酒?”
裴钱已经收起了手捻葫芦,挺起胸膛,高高抬起脑袋,绕着崔东山画圈圈而走,“臭豆腐好吃买不起呦!”
两人望向高台那边,异口同声道:“喊一声试试看?”
一个站定,收起竹剑。
李槐与裴钱一番窃窃私语、约好了以后一定要一起闯荡江湖后,对陈平安轻声道:“到了龙泉郡,一定记得帮忙看看我家宅子啊。”
李宝瓶使劲拍掌,满脸通红。
“哪家的小姑娘,身上带着兰香,为何哭了脸,你说可怜不可怜?”
一身金醴法袍飘荡不已,如一位白衣仙人站在了幽幽镜面。
两人去往那座湖。
陈平安伸手握住,剑尖画弧,持剑负于身后,双指并拢在身前掐剑诀,朗声笑道:“世人皆言那积雪为粮、磨砖作镜,是痴儿,我偏要逆流而上,撞一撞那南墙!饮尽江湖酒,知晓世间理,我有一剑复一剑,剑剑更快,终有一天,一剑递出,便是天下头等风流快活剑……”
“世人都道神仙好,我看山上半点不逍遥……”
两人并肩而立,一大一小,皆摆出仰头饮酒状。
崔东山又打了个响指。
“爬树摘下小纸鸢,回家吃臭豆腐喽!”
石柔好像被罡气所伤,在空中旋转几圈,摔在远处,趴在地上,抬起一手,指向李槐,强忍心中羞赧和悲愤,“你到底是何方神圣,江湖上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你这样深不可测的高手!”
陈平安揉了揉她的脑袋,“小师叔还要你说。”
李槐哈哈大笑,“不长眼的小小蟊贼,也敢打劫我李大侠,我今天就要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们有本事就只管来取。”
陈平安并不知道,崔东山早已撤去了那座金色剑气造就的雷池。
李槐大声道:“住手!”
与此同时,接下来,只见于禄和谢谢出现在左右两侧的湖边,一人站而吹笛,一人坐而抚琴,像是那江湖上的神仙侠侣。
崔东山打了一个响指。
湖水四周岸边小道,骤然间亮起一条光彩绚烂的金色光环。
所有人都望向东华山之巅。
是陈平安和裴钱以龙泉郡一首乡谣改编而成的吃臭豆腐歌谣。
气势如虹,落在了湖面之上。
崔东山不再为难裴钱,站起身,问道:“吃过了臭豆腐,喝过了酒,剑仙呢?”
裴钱斜挎包裹,手持行山杖,腰悬刀剑错。
挥剑竟是比裴钱那套疯魔剑法更随心所欲。
李宝瓶瞪眼道:“你说什么呢,天底下只有不要李宝瓶的小师叔,没有不要小师叔的李宝瓶!”
崔东山伸手指向高处,“更高处的天空中,总要有一两声鹤唳嘶鸣,离地很远,可就是会让人感到悲伤。仰头见过了,听过了,就让人再难忘记。”
裴钱对没完没了瞎改乡谣的崔东山怒目相向,也瞎嚷嚷哼唱道:“你再这样,我可连臭豆腐也要吃撑了呦!”
“吃臭豆腐呦,臭豆腐跟兰一样香呦!”
崔东山试探性问道:“不然我陪你去湖边散散心,聊聊我家先生?”
“你讲你的理,我有我的拳,江湖纷纷扰扰,恩怨到底何时了?”
崔东山打了个响指,李槐白鹿与朱敛石柔,还有于禄林守一,都消逝不见。
是以那把仙人飞剑金穗画出的一座雷池,此刻崔东山撤去了其中一部分障眼法。
石柔扭扭捏捏跟上,轻轻一掌拍向李槐。
这大概是陈平安生平第一次承认,自己是崔东山的先生。
崔东山笑脸灿烂,突然一揖到底,起身后轻声道:“故乡垄头,陌上开,先生可以缓缓归矣。”
陈平安无奈道:“这都入秋了。”
崔东山使劲摇头,“愿先生心境,四季如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