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便告诉董水井,天底下的买卖,除了分大小、贵贱,也分脏钱买卖和干净营生。
董水井点了点头。
许弱笑而不语。
董水井缓缓道:“吴太守温和,袁县令严谨,曹督造风流。高煊散淡。”
许弱打趣道:“听说你的未来老丈人,去了趟桐叶洲,返回北俱芦洲途中,在这座家乡小镇出现过,你没有趁机去探望?”
在一些杀头的买卖挣着了大钱,是本事,在干干净净的小买卖里边,挣到了细水流长的银子,也是能耐。何况许多小买卖,做到了极致,那就有机会成为一条真正的钱路,成为能够夯实豪阀底蕴的百年营生。
许弱一伸手,将柜台后边一壶米酒招入手中,说道:“尚未跻身中五境,但是在大隋京城名声鹊起,你要是不努力,给林守一成为中五境神仙后,就会有大把大把的机缘涌向他,可能动动手指头,就是动辄几十万两真金白银的丰厚收入,很容易让他后来者居上。”
只有这种时候,董水井愿意以先生称呼许弱。
至于曹督造所在的窑务督造官署,明面上是管着那些龙窑烧造宫廷御用瓷器的清水衙门,实则肩负着监督所有龙泉郡山上势力的秘密任务。
董水井能够通过一桩不起眼的小买卖,同时拉拢到三人,不能不说是一桩“误打误撞”的壮举。
董水井有些哭笑不得,无奈道:“等我知道消息的时候,李叔叔已经离开小镇了。”
许弱瞥了瞥店铺柜台,董水井立即去拿了一壶米酒,放在许弱桌前,许弱喝了口余味绵长的米酒,“做小本买卖,靠勤勉,做大了之后,勤勉当然还要有,可‘消息’二字,会越来越重要,你要擅长去挖掘那些所有人都不在意的细节,以及细节背后隐藏着的‘消息’,总有一天能够用得到,也不必对此心怀芥蒂,天地宽阔,知道了消息,又不是要你去做害人生意,好的买卖,永远是互利互惠的。”
许弱拿出一枚太平无事牌,“你如今的家业,其实还没有资格拥有这枚大骊无事牌,但是这些年我挣来的几块无事牌,留在我手上,纯属浪费,所以都送出去了。就当我慧眼独具,早早看好你,以后是要与你讨要分红的。明天你去趟郡守府,之后就会在本地衙门和朝廷礼部记录在册。”
董水井正色道:“先生请说。”
董水井早有腹稿,毫不犹豫道:“吴太守的先生,国师崔瀺如今锋芒毕露,吴太守必须守拙,不可以得意忘形,很容易惹来不必要的眼红和攻讦。袁氏家风素来谨小慎微,如果我没有记错,袁氏家训当中有藏风聚水四字,曹氏家族多有边军子弟,门风豪迈,高煊作为大隋皇子,流落至此,难免有些心灰意冷,即便内心愤懑,最少表面上还是要表现得云淡风轻。”
董水井点头道:“明白了。”
董水井跟着起身,“先生为何至今为止,还不与我说赊刀人的真正意义所在,只是教了我这些商家之术?”
董水井哑口无言,他倒是没有觉得高煊是在无事强说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跟钱多钱少关系不大,董水井便没有接话,喝了口自酿米酒,馄饨铺子这边的酒壶上,都撕去了董家坊的红纸,不然容易惹来是非,让一座用来修养心性的简单铺子,很快变得乌烟瘴气,如今知晓董水井到底有多少家底的人,整座各路神仙鱼龙混杂的龙泉郡,依然是寥寥无几。
事实上这米酒买卖,是董水井的想法不假,可具体谋划,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步骤,却是另有人为董水井出谋划策。
这块太平无事牌,如今用价值连城来形容都不过分。
高煊结账后,说要继续上山,夜宿山神庙,明天在山顶看看日出,董水井便将店铺钥匙交给高煊,说如果反悔了,可以住在铺子里,好歹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高煊拒绝了这份好意,独自上山。
许弱笑呵呵反问道:“只是?”
许弱含糊不清道:“你猜刚才那个年轻人是谁。”
许弱笑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之所以说这个,是希望你明白一个道理。”
董水井没有拒绝,当场收起了那枚无事牌,小心翼翼收入怀中。
许弱点点头。
董水井思量半天,才记起那人吃过了两大碗馄饨、喝过了一壶米酒,最后就拿一颗铜钱打发了店铺。
董水井点头道:“想知道。”
董水井犹豫了一下,问道:“能不能别在高煊身上做买卖?”
许弱却不再多说什么,离开店铺。
董水井收拾了桌上残局,关上了店门,下山去往龙泉郡新城。
自认一身铜臭气的年轻人,夜幕中,披星戴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