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隔在远远乡
水霄国是一座久负盛名的湖泽水国,包括京城在内,绝大多数州郡城池,都建造在大小不一的岛屿之上,故而水运繁忙,舟船众多。有一条入湖大溪名为桃水,水性极柔,两岸遍植桃树。路上游客络绎不绝,多是慕名而来的邻国雅士名流。
陈平安就沿着这条溪水,没有径直去往一座临湖县城,而是岔出小路,来到一处仙家胜地,桃渡,修道之人,只需要破开一道粗浅障眼法的山水迷障,便能够走入渡口,进入秘境之后,视野豁然开朗,桃渡有一座青山,青山四周是一座静谧小湖,湖水幽绿,渡口上方常年有白云悬空,如一位青衣仙人头顶雪白冠冕,渡船往来,都要经过那座云海,凡夫俗子往往不得见渡船真容。
桃渡隶属于水霄国第一大仙家府邸,彩雀府,府内皆女修,常年淬炼桃溪之水与诸多仙家草木卉,加上一桩上古遗传的独门秘术,编织一种山门制式法袍,彩雀府穷其人力物力,一年编织法袍不过六件,据说宝瓶洲中部各大山头的谱牒仙师,已经预约到了百年之后,多是为下五境瓶颈附近的祖师堂嫡传弟子准备,作为庆贺将来跻身中五境的贺礼之一。
对于乘坐渡船一事,陈平安早已熟稔,在渡口悬挂“春在溪头”匾额的锦绣高楼内,询问渡船事宜,付钱领取一块绘有精美压胜图案的桃木牌,在今夜子时启程,去往龙宫洞天,沿途会停留次数较多,因为会在许多仙家景点稍作停留,以便客人下船游历山河。这种生财路数,其实宝瓶洲那条地下走龙道,以及老龙城范家的桂岛,都有。乘客喜欢,以美景养眼,顺便购买一些各方仙家特产,地方仙家府邸更欢迎,人来人往,都是长脚的神仙钱,渡船挣些沿路仙家的香火情,说不定还可以分红,一举三得。
彩雀府在渡口这边专门开辟出一座天衣坊,游客可以欣赏十数道法袍编织的工序,无需缴纳神仙钱,谁都可以去坊内欣赏。
陈平安当然不会错过此事,去了之后,与众人一起穿廊过道缓缓而行,每一间屋子都有妙龄女修在低头忙碌,越到后面的屋舍,一件趋于完工的法袍宝光越是绚烂光彩。
陈平安其实有买一件的念头,只是初来驾到,对于法袍一事又是门外汉,担心砍价无果,还会当冤大头,不少的山上买卖,谱牒仙师的的确确要比山泽野修要更加省钱,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不是那一锤子买卖,卖家出价,会多想几分谱牒仙师的山头背景,至于朝不保夕的山泽野修,拴在裤腰带上的脑袋说不定哪天就掉地上了,仙家山头谁乐意少挣钱换人情。
陈平安相信彩雀府手头上会留有一两件品秩最好的法袍,以及一批以备不时之需的宝库珍藏法袍,但是寻常修士开口,彩雀府当然不会理睬。
陈平安便有些遗憾齐景龙没在身边,不然让这家伙帮着开口,到时候与彩雀府女修要个公道一些的价格,不过分。
修道为长生,光阴悠悠,寒暑无忌,唯独怕那万一,仙家法袍,与那兵家的神人承露、金乌经纬、香火三甲一样,都是为了抵御那个万一,修士下山历练,有无法袍和兵甲傍身,云泥之别。
武峮笑道:“自然是有的,就是价格可不便宜,这座天衣坊对外公开半数工序流程的法袍,只是最适宜洞府境修士穿戴在身的彩雀府末等法袍,在这之上,我们彩雀府手头还珍藏有两种法袍,分别提供给观海、龙门两境修士,以及金丹、元婴两境大修士。”
此间密事,陈平安没有询问,齐景龙也未细说。
那女修见多了过境修士的藏头藏尾,对此不以为意,稍作犹豫,便开门见山问道:“冒昧问一句,陈仙师可认识太徽剑宗刘景龙,刘先生?”
除此之外,老君巷还专门提供世俗王朝皇帝君主披挂在身的“大阅甲”,可谓富贵极致,华美异常。
武峮哑然失笑。
可一位能够与刘景龙共同祭剑于山巅的陌生剑修,哪怕在彩雀府辖境,哭着喊着说老子不认识刘景龙,武峮都打死不相信。
陈平安便驻足停步,主动行礼。
北俱芦洲历来如此。
陈平安独自坐在水榭当中,闭目养神。
陈平安也没有太过矜持,直接询问武峮的彩雀府这边,能否帮忙预留两件法袍,他在近几年之内,无论买或是不买,都会给彩雀府一个明确答复。
府主闭关,是山上仙府的头等大事。
既然是找上门的彩雀府地头蛇。
言语脸色可以作伪。
而琼林宗在北俱芦洲的口碑,实在不算好。
所以北俱芦洲这一代的年轻十人当中,第一人,与第二人徐铉,性情迥异的两位天之骄子,却都会唯独对刘景龙刮目相看,对于刘景龙之后的七人,就都印象一般,尤其是如今北方第一大剑仙白裳的唯一弟子徐铉,便曾公然宣称,刘景龙之后七人皆废物,这在当年曾经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相传排在第四的野修黄希,还袭杀过徐铉,只是过程与结果都是不宣之秘,只是徐铉依然从不勤勉修行,喜好假扮文弱书生,携带两位捧剑婢女,继续悠游山水间,黄希却沉寂了数年之久。
其实还有许多更损人的。
这个回答没什么诚意,但是好像还真挑不出毛病。
陈平安问道:“武前辈,彩雀府可有多余的法袍可以售卖?”
今日水到渠成的一炷香火,说不定就是来年的一桩大福缘。
毕竟彩雀府的法袍从来不愁销路。
接下来就是武峮所在的彩雀府法袍。
武峮又不是傻子。
于是平时不太喜欢多聊的武峮,便多说了一些。
假设自家府主与刘景龙早年并无交集,刘景龙便是到了桃渡,又能聊什么?难不成聊道理,切磋剑术?
又换回了两人相处时的称呼。
武峮其实还真怕遇到一位大财主,一口气就要买下全部彩雀府的法袍库藏,到时候每卖一件,就等于亏一笔钱。
北俱芦洲的山上,无论是谱牒仙师和山泽野修,都不怕这条陆地蛟龙,因为没人相信刘景龙会滥杀无辜,仗势凌人,以力压人。
若是这茶饼小玄壁,可以与那法袍一起售卖,就更好了。
先前她虽有几分猜测,可当对方承认与刘景龙认识之后,武峮这位金丹地仙,还是瞬间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毕竟陈平安如今还是个游走四方、开门买卖的包袱斋,物以稀为贵,只要世间无我独有,自然价格随便开。
陈平安打算在此休憩,等待那艘子时启程去往龙宫洞天的渡船,便与武峮言语一声,武峮笑言无妨,还吩咐那位掌柜女修好好待客。
哪怕与对方这位姓陈的年轻贵客,攒下了一份香火情,彩雀府到底还是要肉疼。
道理很简单,先前邻居那边山不高水不深的芙蕖国境内,刘景龙祭剑,那股谁都伪装不出来的“规矩”气象,被自家府主一眼看穿,断定了身份。
在此期间,武峮当然少不了为自家彩雀府法袍打造之精妙绝伦,很是宣扬了一番。
关于这座财源滚滚的琼林宗,各路山上修士曾经编造出无数的“楹联”,赠予琼林宗与那位靠着神仙钱硬生生堆出玉璞境的老祖师。
在北俱芦洲,还是习惯称呼为太徽剑宗祖师堂所载名字,刘景龙,而不是上山之前的齐景龙。
与刘景龙一起出剑遥祭战死于剑气长城的大剑仙。
童叟无欺琼林宗,碾压剑仙玉璞境。
但是彩雀府和桃渡的祥和气象,不像,再者一位祖师堂掌律祖师,未必是一座仙家门派修为最高的,但往往是一座山头最有修行经验的,若真是府主闭关,武峮绝不会随随便便对一位外乡人坦言。加上那些彩雀府府主与齐景龙的客气话,陈平安就明白了,肯定是偷偷拦截刘景龙的北归去路了。
武峮毕竟是一位山头掌律老祖,一般来说是从不亲自插手彩雀府生意事的。
陈平安笑道:“北俱芦洲谁不认识刘景龙?”
陈平安便不再刻意藏掖全部,对方尽可能以诚相待,陈平安就投桃报李,说道:“我与齐景龙确实相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