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09.第1209章 高两境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209章 高两境

大骊禺州,律宗寺庙,拂晓时分,中年文士吃过斋饭, 用小火炉给自己煮了一大碗八宝粥,吃过粥,就去桌旁落座看书。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

小沙弥又来叩窗提醒,“陈先生,山中云起了, 要不要去看看?”

文士放下手中书籍, 笑道:“好的,稍等。我换双靴子。”

因为接连下了三天大雨的缘故, 山中尤其春寒料峭,中年文士穿着一身用来保暖的粗布衣,踩着一双麂皮靴子,手持登山杖。

先前给经常陪自己一起登高看云的小沙弥也打造了一条葛藤手杖,就地取材。山道上休歇时,停杖如住锡。

寺内云雾缭绕,一大一小,各持手杖,路过大殿附近的放生池,水波粼粼,鲫鲤纷纷聚拢桥边,水裔如故旧, 识君拄杖声。

小沙弥在闲暇时自己也曾爬过几趟山,去山上独自看云, 不知为何, 过了半山腰就会觉得累, 气喘吁吁,需要停步休歇很多次。

但是每次跟着这个穷酸却起居素净的中年文士一起登山,就会轻松很多,这让小沙弥百思不得其解,今晨一起走出寺庙侧门,他们沿着那条熟悉的山道渐次登高,小沙弥方才听说文士近期就要离开寺庙了,下次再来抄经,何时是何时,暂时也没想好,小沙弥就赶紧问出口了这个问题,再不问可就没机会了。

老人眼神慈祥,看着这个靴子上沾满山间泥泞的年轻人,估计是在外边讨生活确实不容易吧,否则这小子也不会捏着鼻子重返裁玉山,设身处地,搁自己年轻那会儿,被人赶走,还真就不伺候了。当个外门知客,每个月按例是十二颗雪钱的薪水,竹枝派包吃包住,几乎没什么额外的开销,等于是白赚,陈旧都可以将这笔神仙钱节省下来,何况知客负责待人接物,如果稍微心思活络一点,再加上吃些回扣之类的, 只要别太心黑,以白伯的厚道,以及老人对陈旧的喜爱和偏心,肯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说油水多,让年轻人在竹枝派这边攒点媳妇本,终究是可以的。可要说你陈旧心比天高,相中了某位大仙府的仙子,例如正阳山苏稼那般的,就没辙了,多睡觉多做梦才成。

老人笑了笑,没说话。

陈平安起身笑道:“米羹可是真的。而且接下来的耳闻目见,就都是真人真事了。”

作为临别赠礼,道士吴镝在屋内留下了一方藏书印,五字篆文,春风扇微和。

尤其是当薛如意得知一个天大消息后,更是暗自庆幸,只因为西岳甘州山,那尊高不可攀的山君佟文畅,刚刚得到中土文庙赐予的神号,“大纛”。薛如意是宫娥出身,当初还是女帝身边的提及人,对官场规矩,还是熟悉的,在这种整个大岳辖境都被喜庆氛围笼罩的关头,一头女鬼的投牒告状,像话?

薛如意继续隐匿身形,坐在小宅墙头上,发现厨房门外,蹲着一个不起眼的老汉,庄稼人模样。

先成为自己嫡传身份,再熬几年资历,顺势担任下任开采官,老人都是在给年轻人铺路呢。

陈平安微笑问道:“张老家主的意思,是说柳豫属于一块璞玉,还是值得雕琢的?”

相对最为清闲的司经局内,正在聊着某某衙门的某某大人近期降服了哪匹胭脂烈马,哪位功勋后代与哪位公卿子弟在何地大打出手了,谁在哪里购置了一座大宅子,买了哪些孤本书籍、谁的真迹字画。

屋内道士系着围裙,拿着锅铲,气呼呼道:“薛姑娘,你怎么回事,断人钱财可是江湖大忌。再说了咱们俩好歹是朋友吧,哪有你这么拆台的道理。”

很快老家主张筇就亲笔回信一封,让陈先生稍等片刻,他们马上就会赶到青杏国京城。

佟文畅笑道:“新鲜说法。”

柳氏皇帝这些年一直被山上讥讽为白板皇帝,老皇帝为了让庶出且非长子的当今太子殿下,能够站稳脚跟,可谓煞费苦心。

少年剑仙如何能够想象,身后几步路外的山道上,就跟着那位正主。

陈平安咧嘴一笑,“我已经是仙人境,大剑仙了。”

柳龢笑道:“按照谍报显示,寡人听说松涛馆这些山上客栈的幕后老板,都姓董?算起来,董老板与陈山主还是同乡。”

骗鬼呢。

“薛姑娘,劳烦你再帮我盛一碗米羹,剑气长城末代隐官亲手熬制的米羹,可不是想吃就能吃上的。”

她抛了一记媚眼,帮着他穿上衣服,男人扯了扯嘴角,知道她出了屋子就不会乱嚼舌头,“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官场门道,詹事府和两春坊那边,谁稍微丢给他一点大而空的东西,他就觉得是个治国良策了。”

“当然不收。”

陈平安笑道:“白伯,实不相瞒,我已经有媳妇了,在一个可算第二故乡的地方,我跟她感情很好的,她有万般好,家世好,脾气好,修行资质好,但是在家里,都是我说了算,呵,出门在外,我那面子,杠杠的,也没谁敢说我吃软饭,在外边喝酒随便喝,想要啥时候回家就啥时候回,保管有一碗醒酒汤等着我……”

陈平安打趣道:“老佟你这趟玉宣国京城之行,有点类似微服私访的意思了。你这个西岳地界的头号青天大老爷,可不能让薛姑娘失望,一定要铁了心为民请命啊。”

奇了怪了,你吴镝如今赚钱都这么昧良心了,连这种老实人的辛苦钱也骗?

看得出来,老汉不是什么练气士,就是个穷酸老翁。

一位兵部老尚书好奇问道:“大骊洛王宋睦,东海水君王朱,跟陈山主,还有顾璨,他们当年就都住在一条巷弄里?一年到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常能碰面?”

陈平安沉默片刻,淡然说道:“我在京城逛荡了几处地方,如果早知如此,我上次绝对不会答应下山参加观礼。”

文士笑容温醇,手中青竹杖咄咄点地,嗓音轻缓,给出了答案,“体力还是你的体力,不增一丝不减一毫。我只是帮着你在登高途中,调整了呼吸,分配了气力, 你的脚力就显得更好了。我只是进山次数多, 熟能生巧,所以其实此举不涉神通, 你不用想得太玄乎了。”

家主张筇却是有一说一的性子,豪爽笑道:“说柳豫是志大才疏,可能确实是难听了点,我见过这孩子几次,心性是好的,但要说一个深居简出的太子殿下,如何体察民情和熟稔人心,反正我是夸不出口的,比起皇帝柳龢,差了老多。至于柳豫身上的缺点,我也说不上什么,不过倒是可以保证一点,太子柳豫比起一般的小国皇室勋贵子弟,就算把他放到周边数国里边去,已经算很好了。”

与此同时,竹枝派与正阳山的关系维持如旧,不会成为后者的下山,就只是每年的“朝贡”份额照旧,还是钱买庇护的关系。

佟文畅咧嘴一笑,“人生在世,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我也曾年轻过,吃香火的泥塑神像,不还有几分火气。”

陈平安说道:“白伯,我晓得你的好意,不过我这趟来,就是跟你道别的,上次是担心白伯多想,故意走得匆忙。”

张雨脚震惊异常,心中大奇,原来陈隐官真是一场“闲逛”。

所以老人就没有告诉陈旧自己的真实想法。

看来青杏国太子殿下,养了一大帮忧国忧民的富贵闲人,就等你柳豫登基,便可以大展拳脚施展抱负了?

“薛姑娘,你这是什么问题,猜也猜出来了,这座天下,山上练气士,有谁能够拐弯抹角说自己与剑气长城的那位老大剑仙……混得熟,我们宝瓶洲还有几个人,能够随便调动一位大骊刑部侍郎,让佟文畅屁颠屁颠跑来玉宣国喝碗米羹。还是说姑娘心中其实有了答案,不敢相信,非要我一个外人来说才肯信?”

如此一来,科场失利的少年张侯,心中的那股郁郁不平之气,就随之淡了许多。

他又不会在此长久定居,害得少年想还又还不上,就是个心里的疙瘩了,没必要。

薛如意问道:“这是啥?”

文士离去住处后,书桌上的宣纸,笔墨未干,中年文士今天所抄内容,却是两句出自达生篇的道家语。

陈平安朝老人竖起大拇指。

陈平安打哈哈道:“白伯是老光棍了,跟剑气长城酒铺那边一个德行,喜欢瞎聊,没话找话,其实我们平时闲聊不这样的。”

薛如意再偏移视线,颤声道:“佟山君,那么他是?”

只是酒呢,桌呢。

薛如意不得不承认,道士吴镝确实读过很多书,不然他也无法精通训诂句读,但是学问高不高,她表示存疑。

此外女鬼到底是听了劝,终于还是没有涉险行事,冒冒然越级烧符投牒鸾山的纠察司。

毕竟按照某个公道说法,二掌柜是这么一号人物,他只需要登上城头往地上一趴,把脸贴地上,就能守住城头。

搁在剑气长城,一位仙人境剑修,被称呼一声大剑仙,可就不是什么骂人话了。

老人点点头,“算是。”

此人就是……在那城头刻字的陈剑仙?!

薛如意用上心声,没好气道:“老娘这是帮理不帮亲,吴道长你掉钱眼里了吧,连这种憨厚老人的祖传之物也骗?如今这天气,你就不怕挨雷劈啊?”

其中品秩极高的东宫六傅,更多是虚衔,是朝廷赏赐给某些老臣的荣贵头衔而已,其实与日常的东宫教辅完全无涉了,所以真正管事的,还是那座清贵的詹事府领衔,再加上左、右春坊两署和司经局,总计四座东宫衙门,为了方便相互间的文书传递,便一同寄署于詹事府办公,詹事府不在宫内,建造在位于皇城和外城之间的玉龙河边上,因为青杏国京城占地不大,衙门也不算与皇帝陛下如何“疏远”。其中司经局设主官太子洗马二人,官秩不高,只是从五品下,主要是负责东宫书籍的刊缉、编校和收藏,但是官帽子不大,却是人人垂涎的美职,市井老话都说宰相门房三品官,更何况是东宫的太子属官,潜邸旧人?而且这些清贵官员都可以将此作为翰林官迁转阶梯。

天未亮,一辆车驾,参加早朝,车厢内的左庶子大人,低头呵着气,下了场大雨,这段道路泥泞不堪,颠簸得厉害,到了御街那边才会变得平整。马车路过一排起早贪黑的摊子,各色吃食都有,都是等着上朝官老爷们的,摊贩们相互间偶尔闲聊,都会感叹一句,原来当官也不容易。

佟文畅疑惑道:“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由着我泄露你的真实身份?”

柳龢感叹道:“一座骊珠洞天,真是藏龙卧虎。年轻一辈,更是出类拔萃。”

也好,省去许多找人的麻烦,如今竹枝派已经渡过难关,说是因祸得福都没问题,那么这个前不久被自己赶出去避风头的外门知客陈旧,也就可以回来恢复职务了。只是竹宗主为何愿意如此厚待竹枝派,主动与她示好,上次郭惠风在一线峰的山脚就没有想明白,后来返回竹枝派召开祖师堂议事,她就只是说了双方商讨出来的最终结果,让掌律凌燮近期约束一下自家修士的言语,不要得意忘形,免得被正阳山某些年轻气盛的剑仙们听了去,心里边不痛快,又来找茬,横生枝节。

她有些惊讶,吴道长摆摊算卦,都摆到宅子里边来了?

可问题是眼前老人的装束,也不像是个有钱的啊,麻衣草鞋,苦着张脸。

每当收起早餐摊子,发现比昨天多了几钱银子,今天就是好日子,若是少了几文钱,争取明儿多挣就是了。

陈平安说道:“也得看跟老大剑仙熟不熟了。”

佟文畅点点头,“等到你这么问了,我才可以确定一事,薛如意是假的。”

陈旧双手插袖,满脸疑惑,问道:“白伯,啥消息?”

程虔点头道:“那条小巷名为泥瓶巷,好像南婆娑洲剑仙曹曦的祖籍,也在这条小巷,不过曹老剑仙离乡已久。”

老人快步走去,邻近老坑洞口那边,稍稍放缓脚步,与那个年轻人笑着打趣一句,“你小子属狗的,消息这么灵通?”

她施展神通,遮蔽身形,一路飘晃到道士吴镝最近落脚的宅子,因为与前任洪判官和阴阳司主官纪小蘋都是旧识,故而京师城隍庙那边对她一向是宽待几分的。到了这座寒酸小宅,她没有立即现身,心里有点不是滋味,送给她那么一大方藏书印,却住在这么小的地方,这让薛如意有些愧疚,该挽留的。

就在此时,老人发现年轻人身体紧绷,僵硬转头,然后有了个笑脸,至于笑容灿烂还是谄媚,不好说。

吴镝在灶房内扯开嗓门喊了一句,是薛姑娘啊,稀客稀客,在堂屋随便坐,容贫道再忙碌片刻。

洪扬波只得帮着暖场开口道:“太子柳豫既有文学才情,又想给青杏国做点实在的事情。”

在陈平安喊来天曹郡张氏一行人之前。

白泥顺着陈旧的视线,看到了一个英姿勃发的眯眼女子,身材修长,背着剑匣,她就那么盯着年轻人。

佟文畅笑了笑,“好说。”

按照山上规矩,金阙派,从此就可以正大光明拜白玉京掌教陆沉为祖,灵飞宫天君曹溶为宗。

貌若稚童的护国真人,微笑道:“不得不承认,龙州此地气运之鼎盛,冠绝浩然天下。”

官员斜瞥一眼白的风景,约莫是不喜她提及太子柳豫时的神采奕奕,他嗤笑一声,“你也别觉得太子殿下如何了不起,一件衣服而已,脱了衣服,男人不还是男人,女子还是女子。”

佟文畅嗯了一声,“记得鸾山怀箓提起过洪钟毓两次,一直想要提拔他到鸾山担任纠察司主官来着,好像洪钟毓提了个附带要求,必须带上给他当佐官的城隍庙阴阳司纪小蘋,一起调动才行,只因为鸾山那边,暂时没有合适的位置安排给纪小蘋,此事就一直拖了下来。如今洪钟毓转迁荣升大骊一州城隍爷,还带着纪小蘋一起赴任,官场前程,相当不坏,比起进入鸾山住持纠察司、一年到头遭人记恨,确实好多了。”

“看来还是火候不够,无法完全骗过一位山岳神君。”

薛如意先是愣了愣,随即唉声叹气,“吴镝,都穷到这个份上了,需要请外人闹这么一出仙人跳,好骗我的钱?吴镝,你要真缺钱了,咱们虽非什么要好朋友,可是接济一番有何难,何必整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犯不着。”

薛如意坐在飘荡不已的秋千上,一双绣鞋高高低低,她看着院内某些不用搬去屋内躲雨的草盆栽,没来由想起道士吴镝一句无心言语,小草,就是不开的。

白泥想了想,也没有摆老资格,一定要年轻人如何如何,只是说道:“那我就不多问了,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在外边闯一闯也好,反正在外边发迹了,我替你高兴,若是混得一般,千万也别矫情,就回裁玉山,白伯这边,总有你一碗安稳饭吃。竹枝派不是什么大门派,可门风到底是好的,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和腌臜事。”

薛如意摇摇头,忙着伤心呢。

年轻人不能没有心气,但也不能太高,不宜过于锋芒毕露,得让世道和人事帮着磨一磨棱角。

瞧见了那头女鬼,老人点头致意。

与太子殿下相处久了,就会发现,也就那样。

故而皇帝陛下内心深处,还是更偏向于将陈山主的下榻地点选在松涛馆。

约莫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缘故,反倒是张雨脚壮着胆子问道:“陈山主,可以说说看为何如此不看好柳豫的原因吗?”

年轻人搓手惊讶道:“莫非,难道?”

佟文畅嗯了一声,“她说什么就可以信什么,不必喊常凤翰过来这边对峙了。回头我亲自走一趟鹿角山,看看玉宣国最近百年之内的文运流转。”

至于白泥自己,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就愈发心境清闲了,总觉得自己将来养一群鹅鸭,弄块菜圃,河边钓钓鱼,放眼千山外,读书有滋味。

印章材质普通,是道士去河上打短工,帮富人凿冰赚钱,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石头,印章大是真的大,巴掌大小,方方正正,故而边款内容极多,刻了一整首靖节先生的拟古诗,底款“春风扇微和”一语就节选自诗中。印章的金石气什么的,薛如意没有看出来,倒是铭文诗中有一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别有用心的夫子自道么?让她觉得有些好笑,你一个钱买身份的私箓道士,真当自己是背桃木剑斩妖除魔的龙虎山天师了,还抚剑远游呢。

一个草鞋少年了十几文钱,没吃饱。最近接连几天都是在这边买顿早餐,细嚼慢咽。

倒也没错,是骗鬼。

前不久,摆摊道士还是搬出了那座闹鬼的凶宅,京城居不易,让他白白多出一大笔租金。

老人然后补了一句,“下次豆腐和猪肠可以多放点。”

吃饭的点,道士吴镝好像在灶房那边忙碌。

刑部尚书轻声道:“陛下,五城兵马司那边刚刚得到消息,张筇一行人今夜匆匆赶到了松涛馆,按照规矩,我部供奉没有追查他们去见谁。”

侍郎大人正在头疼一国武库的储备,兵部几处库房那些堆积成山的兵器,到底该如何清除库存。

薛如意浑浑噩噩走向灶房那边,一团浆糊。

张彩芹恍然大悟,难怪先前那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合欢山一役,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玄乎。

见状不似装傻,白伯犹豫了一下,还是以心声告诉了对方一个大概,无非是与正阳山关系有所改善,郭掌门与竹宗主将误会都解释清楚了,为竹枝派赢得了与正阳山几百年相安无事的好光景,所以他打算让陈旧恢复外门典客身份,问陈旧愿不愿意。

————

你吴镝,要说认识几个山上朋友,求爷爷告奶奶,才请得动甘州山的山君府,官帽子最小的那种胥吏,她薛如意可能还会信上几分,还是那种将信将疑。

闹鬼是不假,凶宅是真心算不上,若是看惯了才子佳人艳本小说的读书人,凶宅?那叫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吧。

再就是金阙派的开山女祖师,时隔多年,曾经被师尊谱牒除名、驱逐出山的她,终于恢复了旧白霜王朝那座灵飞观的谱牒身份,得以认祖归宗。

今天担任裁玉山开采官的白泥,刚进山,就看到一处老坑洞口蹲着个熟面孔,如今没了知客身份,可进不去老坑。

宁姚扯了扯嘴角,说道:“放心,在你们聊到那位郭掌门和‘莫非、难道’之后。”

老人还真就不客气了,起身去厨房盛满一碗米羹,约莫是下手狠了,一大碗米羹都快溢出碗沿了,老人赶忙低头嗦了几口。

只因为本来已经归属正阳山的裁玉山,在掌门郭惠风独自走了一趟一线峰后,只了三十颗谷雨钱,就买了回来。

宁姚微笑道:“酒桌上的聊天打屁,我很清楚。”

只说右庶子为何跟左庶子唱反调,还不是因为各自出身不同,身后又各自跟着一大帮暂时功名不显的读书人?卿相王孙和文学端士也好,苦无出路的草泽闲士也罢,你柳豫当真知道什么叫真才实学?几篇拜谒诗,棋枰手谈几局,就知道对方有几斤几两的才学、能够判定对方有无治国良方了?半桶水,最喜欢不懂装懂。就像他这个当太子洗马的,只是为了投其所好,私底下研究了多少本棋谱、印蜕,对着那一摞法帖练了多少个字,才写出一手太子殿下最为钟情的簪小楷?

白泥笑道:“可惜了郭掌门还曾在祖师堂议事中夸过你小子几句。”

她忍不住看了眼那个袍道士。

张雨脚有些晕乎之余,更是无地自容,先前在那泼墨峰下山途中,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还与同伴金缕闲聊起年轻隐官。

宁姚笑着朝老人抱拳行礼,“我叫宁姚,就是被吃软饭的那个。”

官员是青壮岁数,当打之年,气喘吁吁翻身下马,意犹未尽,伸手揉捏躺在身边美娇娘的一团白腻,怔怔想着心事。

西岳甘州山,与风雪庙是近邻,拥有两座储君山头,其中鸾山主峰高过甘州山数倍,那位山神娘娘是极负盛名的,她叫怀箓,在西岳地界说一不二,都说身为顶头上司的佟山君都听她的。而管理玉宣国在内山水地界的山神府,则是鹿角山。先前薛如意想要去文武庙烧符投牒鸾山,而不是鹿角山的山君府,也是这么个原因,她担心玉宣国权贵胆敢如此操-弄文衡,官官相护,不光是京师城隍庙涉案了,还会一路牵扯到鹿角山,这还告什么状。

玉宣国京城,长宁县。

白伯笑道:“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你就直说吧,愿不愿意恢复知客身份,如果点头,也别高兴太早,也有一件苦差事等着你,不过不让你白出气力,可以涨薪水。”

之前她与道士购买了一摞鬼画符,作为这桩买卖的报酬,道士传授给隔壁少年两桩术法,张侯如今已是柳筋境。

又一辆马车停在附近,摊贩们都练出了火眼金睛,一看就知道是那位工部侍郎老爷的车驾了。

这么拙劣的演技,能够从姑奶奶这边骗走一颗铜板,都算你们的本事。

据说一个是因为实在太惫懒了,反正当了储君之山的山神娘娘,在宝瓶洲山水官场已经官无可升了,一个是太过心高气傲,再加上常凤翰与鸾山常有抵牾,相看相厌,以至于两座山神府都没有什么往来。

张彩芹和洪扬波对视一眼,都察觉到对方的局促。

墙头那边,猫着一个无声无息的背剑少年。

实在是好事连连。

老人端着碗,朝米羹呵了一口气,笑道:“姑娘如此心善,岂会白费。”

陈平安笑眯起眼,双手伸出袖子,抱拳摇晃几下,道:“小子在此谢过白伯。”

佟文畅说道:“不敢信。”

在这大雨停歇的暮色时分,薛如意独自荡着秋千,实在是百无聊赖,先前这种天气,道士冒雨出去摆摊是绝对不可能了,她便有些开心,让你搬出宅子去,挣着几个钱了?只是开心过后,她便又有些担心,道士出门在外,奔波劳碌,总归是不容易的,薛如意就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去道士那边看看,需不需要她接济几分,若说家底,她还是有一些的,只要他愿意开口,那她能帮就帮,毕竟是朋友。

陈平安说道:“就是这次闭关再出关,突然想明白一件事。”

青杏国柳氏皇帝确实是年纪大了,不得不考虑起太子如何顺利继承大统的事情了,先前为了让这场观礼显得更有分量,多少达官显贵纷纷离京,舍了脸皮不要,或明示或暗示,不惜钱都要请人来参加典礼。此次青杏国破例请别国修士观礼的闹剧,很快就停歇下来了,只因为据说会有一位身份依旧云遮雾绕的大人物莅临青杏国。

演。

陈平安震惊道:“白伯可以啊,过来人?”

朝堂上的暗流涌动,衙署间的明争暗斗,跟老百姓都没什么关系,反正是歌舞升平的好世道,不用打仗就好。

道士吴镝打得就是它的主意?真是心黑啊。难道缺钱缺到这个份上了,连玉制烟杆这种东西连下得去手?

薛如意想了想,就用一种拐弯抹角的含蓄方式提醒老人,“老人家,这旱烟杆,是祖传的吧?”

要帮助薛如意讨回一个公道,以陈平安如今的身份,只需与甘州山知会一声即可,没必要让自己亲自跑一趟玉宣国京城。

“是啊是啊,陈平安这厮真不是个东西,恁大人了还是个光棍,废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