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神秘学教程:隐知传递律  旧日音乐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但该作者认为,借助非语言形式的艺术创作来洞见真理,可能是未来的有知者摆脱混乱与阴影,攀升至辉塔穹顶,实现彻底精神自由的唯一途径。”

“第一类传递形式:直接式。借助语言的载体,直接听说读写,此为高风险传递。”

这本书的确只有零散的几幅手抄插图,其余都是“一通乱翻”的图伦加利亚语译文。

于是范宁提问:“所以接触隐知带来的风险,具体到底是什么?”

这句原文,虽然自己不能完全理解,但明显比杜邦所说更全面、更简洁、更提纲挈领!

杜邦继续他的讲述。

“人类的思维依托于语言才能存在,哪怕是简单的思维,至少也需要‘动作的语言’,而只要稍稍复杂的思维,就得以‘文字的语言’为载体,比如隐知,必然依赖语言。”

“但这类形式,比如音乐,是否真能承载隐知,他人又是否真能有效理解,答案存疑,它对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门槛要求太高。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在神秘学中的作用还是以一种秘氛——作为秘仪的构成部分而存在。”

或许自己只有进入辉塔,攀升到穹顶之上,才能真正知晓世界表象之后的本质吧。

在杜邦描述这些规律的时候,范宁余光却在瞄书本摊开那页上的小插图。

「隐知传递律:

但是他有了一个隐隐约约的猜想,这个猜想让自己有点激动,他特别专心地继续听讲,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能够被印证!

“最后作者系统性总结了规避风险的原理,将其归纳为——隐知传递三形式。”

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只有这一句,其余的中文,还真是一些乱七八糟的“黑暗童话”片段。

想要继续获得其他的信息,还是得继续听讲。

“作者总结了一些隐知传递中的风险规律,可为我们所参考:比如有秘仪保护比没有更安全,‘读或写’比‘听或说’的方式更安全,模糊的表述比清晰的表述更安全,等等.”

范宁边听杜邦讲述,边若无其事地随便翻动文献。

“各种形式。”

隐知的流动总是遵循这样的方向:从高阶到低阶、从多数到少数、从表象到意志,逆向而行总是将承受不同形式的代价。」

杜邦推开办公室的门后,又回过头来:

杜邦的声音有些阴森恐怖:

“它们会成为你不能割舍的共生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性格和价值观,篡改你的记忆和认知,催动你的欲望和阴暗面生长,让你的人格偏离最初的模样。它们会让你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听见不该听见的声音,闻到不该闻到的味道,让你产生各种不该有的想法,最终导致你的‘畸变’或‘迷失’。”

尽管维亚德林已经告诉了自己这个世界的基调,自己也已做出选择,但听到这些话,尤其是后段,范宁心中仍然感到阵阵凉意。

“这就是追求无形之力的代价?”范宁语气有些凝重。

而杜邦带上房门前的最后一句回答颇有深意:

“指引学派的初代领袖‘圭多达莱佐’曾有一句名言——”

“有代价的不是力量,而是知识。”

感谢书友尾号1763、kkssyy、的付出的代的月票~

最近加班加麻了,我存稿已经干了t^t好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