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提笔,把安东老师写出的这条旋律前两个音勾了一个圈。
只能低调行事,看看之后有什么好的办法了。
但自己真的一个音都不记得了。
总得写出点提示吧?
一高一低,纯四度,la——mi——,就像人的一组呼吸。
范宁快速往前翻了几下,那一页誊抄着三个原本动机的谱例,下面还有一些空余五线谱,此刻“嗤拉”一声,整页被范宁撕下来,凑到了第四点隐知下面,准备对照着记录新的素材。
……
“不去了,最近我的兴趣在年轻艺术家们身上。”佩德罗勋爵身材发胖,圆脸上的小眼睛却很有精明的神采。
「二、“烛”的终极意义之一在于“启明”,见证之主“不坠之火”有指代形象,即世界表象的太阳,祂准予人们诵念祂的名,并认可这一指代,故而太阳可以短暂直视。」
“《第一交响曲》灵感:或可采用这一组四度音程‘呼吸动机’,作为贯穿全曲全乐章的逻辑线。”
博洛尼亚学派对于晋升路标的登记和审核,比指引学派还要严格,加之琼已经错失了类似自己一样蒙混过关的机会,她只能选择“高灵感者偶然进入移涌”的路子。
室内阳光一寸寸地消散,最后重现乌夫兰塞尔一贯的阴郁天色。
范宁颇为崩溃地用力甩头,然后强迫自己再次搜刮一遍记忆。
除此之外的记忆全部消融。
梦中脑海里曾响起一些旋律,它们先是安东老师未完成交响曲末乐章的巨人动机、魔鬼动机、圣咏动机,后面则出现了变形和发展,或可用于其他乐章。
「四、见证之主“无终赋格”执掌的“烛”侧重激情与灵感,祂还执掌…执掌…」
「三、再现音乐引发灵体共鸣的原因可能和“启明”有关。」
新作陈列馆内光线明亮,柔和的熏香让人放松又清醒,这里从不会有留声机播放唱片,以免干扰到乐迷对谱例的欣赏和判断。
d大调,纯四度下行模进,简单的经过音后,反向跳进落地,节奏匀称、听感明朗、落落大方,象征神性与净化。
他的目光先是失焦,最后聚焦到了末乐章三个原有主题的最后一个:圣咏主题上。
嗯…其实目前最没有头绪的是琼的问题。
被博洛尼亚学派考察1-3年,并定期向特巡厅汇报,这太容易出岔子了,范宁可是清楚,琼的身上有一些特殊的秘密。
自己…好像不记得了??
陈列馆内此时驻足的乐迷不多,更多的人正在匆匆忙忙往交响大厅赶,佩德罗彷佛漫无目的地绕了一周,然后向某组展览位前投去了目光。
“见鬼?”他有些不相信地眨了眨眼睛。
这部作品位于圣莱尼亚大学的学生展示区,目前在乐迷票选中人气一般,不过佩德罗自有他一套价值判断和投机技巧,他在几天前贴下了一张署名的手稿竞价纸条,标价50磅。
怎么自己的绿色纸条,今天被另一张红色纸条给覆盖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