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已经燃烧大半,但范宁的思维却随着光线和火焰越升越高,对每一个光影的分析解读都清晰可见。
在“火场”碎片化的景象中,他理解到了关于“钥”的另一部分奥秘。
「辉塔的下三重门扉为“灵知之门”,对应邃晓者的三重境界,“碎匙之门”“无光之门”“七光之门”“巧合之门”应都属于“灵知之门”的范畴。」
——顺序肯定是自下而上,但按照目前的理解,每重高度的门扉至少有七种不同的选择,自己之前听过的那些门扉名称,或许全部仅仅位于第一重高度,他不确定邃晓者是不是只能选择自己所研习的某个相位,沿着既定的门扉“序列”从下而上。
「人的一生在“攀升路径”中最多可穿过七重门扉。」
“8分零6秒,你们已经达到了七阶中较为稳固的水准。”维亚德林作出提示,随后示意他们不必过多回应,安心消化隐知。
至此,范宁理解了邃晓者之上更高处的神秘,特巡厅波格莱里奇那样的存在,应是已达到了“执序者”的境界。
在范宁仔细感悟辉塔的时候,醒时世界。
他同样可将其想象为如蚁穴或血管般的通道群,它们有数不胜数的,超越常人理解逻辑的分支岔路。邃晓者当沿着这些虬结延伸的通道,去往终点那颗源源不断为其泵出血液的心脏。
“维亚德林导师,您认为今年的这几位新晋高位阶会员里,谁能坚持得更久?”
如钢铁材质般的茂密树林划出了安全的边界,范宁如履薄冰地避开其标注的多数已崩坏或扭曲的阴影,并小心翼翼地燃烧着灵感,控制梦境中的自己漂浮和观察,有另外数人在和自己同行,不过陆续分散,渐行渐远。
邃晓者当沿着这些虬结延伸的树枝,不断朝顶端攀升,离辉光越靠近的人,越能洞察相位规则和无形之力的本质,前提是不坠亡或被祂焚化。
范宁只能猜测,这可能牵涉到见证之主的纷争和演化秘史。
“4分30秒。”维亚德林看了眼怀表,“正常的初入七阶水平。”
里面躺着一块巴掌大小的紫色针状晶体,它的线条和扭曲程度呈现出流动和静态并置的矛盾感,就像一块封在其中的“固态闪电”。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神秘侧的顶层结构,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
「辉塔应是移涌的核心庙宇,意志世界的幻园,见证之主住所的根基。它存在边界和高度差,但除此之外的方向意义不明,有知者可以用分组的形式讨论其涉及的概念、地点或结构,以及描述其情绪、光影或气味,但无法为其绘制地图。」
如今特巡厅的行事手段愈加极端,然而‘锻狮’或‘新月’的影响他们不得不正视,尤其还是邃晓者境界的‘锻狮’或‘新月’,在当下失常区的扩散新形势下,这含金量绝对高一倍不止。
范宁做了一个关于各种火的梦。
「而以“辉光园”为界,上三重门扉为“真知之门”,若能够找到“辉光园”,并穿过上三重门扉的某一道,邃晓者所掌握“灵知”就会开始向“真知”过渡,灵性中也会逐渐带上神性,从而直接成为见证之主的祀奉者,并可代言祂执掌相位中的部分权柄。」
当然,“攀升路径”的整体景象还可以是别的事物,比如一组庞大恢弘的“通道”。
“这两人也出来了”布列兹仍旧观察着祭坛。
地下三层的醒时世界,成功启动的祭坛里。
一男一女先后从消融的电弧中走出,至此那岗岩巨石阵中,只剩最后一道身影。
“焚炉”所执掌的“烛”体现在各处充斥着火焰和烟雾,每一片光影中都包含着关于神秘主义启示的瞭望口,它们有些过于模糊或促狭,有些充满危险的错误与悖论,有些则是绝佳的观察辉塔的角度。
“辉光既定,七种相位在辉塔上下三重的六个高度,应该都至少存在一道门扉与之对应,加上第七重不可打开的‘穹顶之门’,如此,理论上门扉的基数应足足有四十三道,但是,眼前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电弧层在那里露出了一个豁口,有一戴眼镜的绅士已经若有所思地从里面走了出来。
逐渐地,梦境中的范宁来到了一处更清晰更明亮的所在,这里是移涌秘境“火场”——或称为“燃料坑洞”或“造火之室”——更具体的形态。
这样理解的话,行进的里程碑就是那些连接重要通道的“洞窟”,或自己最先理解的事物:“门扉”。
借助艺术领域升格的经历,以及前几次的所见思考,范宁将其隐喻元素与对于辉塔“攀升路径”的景象启示结合在了一起。
「闪电也意味着能量,或意味着夹杂恐惧的美感,及一般物质诞成的初始或终结过程。“铸塔人”亦存在于任何边界和表皮之处,看守或定义着无形之物的普遍局限,也可表述为关于“何物塑成我,我塑成何物,何物分裂我,我分裂何物,何物远离我,我远离何物”的秘密。」
这是指引学派所独有的非凡资源,能让有知者在总体偏低的风险下,接触到高位格的隐知。当然,它需要高昂的维护与运行成本,还需要至少三位邃晓者协助执行,至少要凑够三位新晋升高位阶的会员,学派才会开启一次。
「“铸塔人”始于界源,为形式与转化之神,塑炼与拆解之神。通常祂可代表闪电,这意味着祂不可捉摸的瞬时性,即“祂许诺永不注视我,永不教导我,永不寻觅我”。」
中低位阶的有知者,其实灵感壮大速度不慢,相比于往日囿于世界表象,一旦成功进入移涌,就会收获辉光源源不断地恩赐,他们最需要担心的是盲目晋级导致的迷失问题,多数人是在三阶或六阶数年停滞不前。
“不出意外应该是范宁。”维亚德林实事求是道,“您自然明白艺术和神秘主义之间的独特联系,以及艺术家在探索神秘上的独特优势。他晋升的直接原因是他在我的老师巴萨尼的吊唁活动上,根据探讨主题演奏了《为固定低音主题而作的含咏叹调和三十个变奏的键盘练习曲》,这堪称艺术史上的一项壮举,也让他的格开始向‘锻狮’转变,我估计他当下的实际灵感强度或已接近八阶。”
又过了一段时间,整理完隐知的另外三位高位阶有知者,也已经开始齐刷刷地站着等待。
“见鬼了,说好的10分钟,已经15分钟了。”布列兹自己也打开了怀表,“按道理说超过10分钟就能乐观判定为灵感强度达到八阶,难道范宁刚刚晋升,灵性已经在八阶稳固水平了?”
“艺术演绎是能壮大灵感不错,可这世界各地这么多音乐家首演自己作品,也没见过这么离谱的吧?”
“那首曲子什么情况,演奏一下就能提升成这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