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群臣对于苏洵羡慕得简直没办法。
月神这是要给两位小仙童转生的小宝贝赐福啊。
又向范仲淹拜了一拜。
那些全是祖先英灵身死魂守的故土。
再伸手向空一引。
至于没被点名的那些官员,老实跪着吧,他们许多人深知自己没有资格,另外也有点心虚,自己以前做过那么多错事,真敢在上神面前站起来?
“因为我还小,没有资格跟大家一起站着。”这个小孩正是上次跟李奥对话过的苏轼。
哪怕心思最不好的人,也不敢胡思乱想,更不敢口出狂言。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点你的名字吗?”李奥看向跟在苏洵身边两个小孩中身形更高眉目更具神秀的那个。
“那你呢?”李奥看向另一个苏辙。
“炎宋变化日新月异,颇有可喜之处。但若纵观古今,眼前只不过跬步之始,目标尚远在千里。”李奥给炎宋这一年来的变化定调,变化是可喜的,但千万别骄傲,真比起来其实只是刚刚迈出一小步,跟真正的盛世比起来什么也不是。
他们更希望上神不那么注意自己,以免过往诸多恶行触怒。
“我希望下一次看见你,不是你向我心有愧疚的下跪请罪,而是你率领大军收复燕云十六州,重祭汉唐英灵时问心无愧的禀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则天下太平,可记住了?”李奥沉声问。
本来李奥没想过带这两个小东西离开的。
曹皇后和张美人等人非但自动浮站起来。
李奥又看向武将那边,俯视一位精神抖擞的英武将军:“狄汉臣。”
整个炎宋大地。
再看援助任务。
只要上神一直眷顾炎宋,自己即使长跪不起也没有关系。
文武百官一看。
只是不需李奥操心。
“刻苦钻研,学会一门学问并不是最难的事,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将此学问普及世人,教化天下。等你们长大了,若能同样教出跟你们这般的学生千人万人,那才算把学到的知识化为己用。”李奥这一说,在场文臣无不记在心中。
“是。”包拯沉声应是。
“心诚不拜也罢,大地重兴,方是自然之道。”李奥的确可以接收到炎宋百姓的信仰之力,只是他没有转其转化己用,而是直接将这些信仰之力纯化,然后融入这片大地,化为一种连绵不断的祝福。只要北宋时空的民众百姓,处事与这片大地意志同行,那么大地将祝福不断,未来必然风调雨顺,万事顺心如意。
赵祯看见李奥要走了,赶紧跪倒,泣求李奥多留,接受下民的供奉。
“欧阳修,苏洵,柳永……”
不闻不问。
李奥又点了一串名字。
别的东西不敢祈求。
被点了名字的。
他们在李奥的引导之下。
在这一刻。
感应得更多。
“你想站起来也可以,下次我出题十道,不过你若应对不出?”李奥点头。
“赵受益无能,愧对远祖。”赵祯泪如雨下,他以前是不知道,现在感知到了大地的回应,瞬间了解到汉唐之盛,再对比起如今的炎宋,国力之弱,国土之小,却一直故步自封,为王朝守成一时而沾沾自喜,心里自然羞愧不已。
北宋时空大地意念诞生的团团、圆圆被超凡者联盟法则认定是契约之灵,正式收录进超凡者之书了。
敬畏也有。
百官对于这位福星老爷也颇是喜欢的‘包青天’能入上神之眼,早有心理准备,毕竟这位包公是真的廉洁公正、铁面无私。
无论是易名为圣京的汴京,还是扬州,邓州,又或者其他地方,甚至包括遥远的边塞地区,人们都能清晰地感应到这种聆听的回应。
事实上。
“皇后请起,产后或怀孕在身的都起来吧,心诚即可。”李奥轻轻一抬手,隔空将曹皇后以及张美人等人自动浮站起来。
曹皇后以及张美人闻言大喜。
狄青赶紧长跪,挺身如枪,拱手作礼:“下臣在。”
“是,狄汉臣纵粉身碎骨,亦要携捷上禀天庭,下界已得太平。”狄青热血翻涌,恨不能立即举兵北伐。
她们赶紧再弯腰致谢。
汇聚成团。
别看苏洵考场失意。
李奥对于援助任务的奖励,随便扫了一眼。
满天月光。
此刻仿佛真有一个意念在聆听大家的声音似的。
李奥伸手在两个小东西的面前轻轻一点。
但更多是欢喜。
无不山呼‘恭送上神’。
如果不是范仲淹开口替自己说话,赵祯估计前十都没有自己的份。
李奥对于这种举动有点惊讶,你们不是刚诞生不久的灵体吗?
学习得也太快了吧?
“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天生就会。”团团没办法向李奥解释原因。
“我们还会很多本领,只是不知为什么嘴巴说不出来。”圆圆觉得一定是‘爸爸’的遗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