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为了保证所有孩子都在同一起跑线,对于孩子的信用评分是完全隐藏的,只会在18岁成年那天才显现出来。
只能说贫民窟做的事情事有可缘,而城内不可饶恕的那批已经被李和砍了,剩下的,最终得利的,其实是原本中立的下城区那帮人……
要通过能力、品德、贡献三个主因子和一堆副因子来重新评定。
大多是幻想时代的功臣。
他们除了支持李和,其实并没有打什么硬仗,《七劫轮回证菩提》中守卫罪恶之都,所有人都出了力,他们因为支持李和,可能贡献多一些,可是后面改成曙光城后,对于城市的发展,他们的确很努力,但有时候光努力是不够的,最起码,就算按照新系统的工作权重来算,他们也不占优。
最偏远农村的孩子,只要能学,去最优秀的学府也不会有半点阻力。
1级信用每月的奖励是2000元,2级信用每月的奖励是4000元,3级信用是6000元……20级信用是40000元。
成为主体的同时,却又必须得保证整个社会各阶层都能共享安定,那必须得将涉及上升渠道的教育完全剥离出来,让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教育标准里。
但是,这一套呢?
什么是社会化抚养?
那是要社会尽到抚养责任!承担抚养义务!
“可称是船小到了极点,是最好调头的时机了。”
你都20级信用了,肯定在某个行业,某项技艺上是顶尖了吧?做点什么,赚不到钱?
你去参加乡村建设,你去支援落后地区,你最大价值的发挥了你的能力,你工作的权重自然就高,贡献值就高,信用评分就高。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极大。
但现在不同了。
只觉得太过冒进了。
以上这些,都是对“安”的制度保障。
原本他们跟随李和,成为了曙光城的新主人,没收了原本那批的财产,李和做了新的财富分配,他们也才新规则中获得了足够的好处。
相比而言。
在这之外的,才是需要根据阶层划定的资源。
所以,革命,是前提。
因此。
曾经贫民窟的那些人,哪怕李和在《七劫轮回证菩提》中开办学校进行各种扫盲和进修教育,他们在能力上依旧是不如曾经那批被打倒的精英的。
三大主因子都不占优。
从医疗免费的孩子出生,到婴幼儿养育中心,到幼儿园、小学生、初中、高中、大学,只要是在读书期间,三餐必由学校负责,由营养师严格制定,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革命军的性质就决定了,他们在革命这一阶段毫不含糊,可再一进步,就是规划之外的事情了,周瑞强行推进,革命军内部都意兴阑珊,更遑论其他势力了。
用的是加法,而非原本的那种跳跃性。
那等于什么?
属于他们的利益会被剥离出去,也就是在曙光城,李和的威严足够他去推动这件事情,可以压下那些抗议的声音。
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或者说,绝大部分家长都是不合格的,有各种各样缺陷的,所以,社会化抚养必须开展。
其实新系统能够做到这些,本质上是已经完成了曙光模式的改革,才有资格去做。
公平了,自然心也就初步安定下来了。
知识体系也根本就不用分科。
所以,曙光城的动静,让严征平看了真的是抹了一把汗。
也不是说有能力的人就受到了歧视,而是你的能力不该成为你享受的资本,你得去发挥你的能力,为社会做贡献。
这是一种平衡。
所以,汉朝重新复国,东汉开始。
这样,脏活累活,如下水道工人,电网高空作业的这些工人。
这几乎等同于将所有旧有规则推翻重造。
所有的工作,只会因为对社会的重要性有着不同的权重,并且与所有同行相比,每年进行偏差值考核,从而确定最终的贡献值,影响每年最终的信用评分。
然后再将医疗、养老剥离出来,让所有人都享受一套相同的生存保障。
至于炎帝国那套信用体系,虽然高等级的钱多的吓人,可10级以后都是什么人?
这么一来,肯定会说给老师增加负担了。
虽说稀缺资源供应高岗位是在享受特权,但,奢侈品这种享受类的资源,比起供应给有能力的领导和技术大拿,不是比供应给那些富商更合理?
在强大社会体制的约束下,没有徇私舞弊,没有滥用职权。
有些岗位的重要性,是需要高信用等级才能担任的,到不若说,能够到20级信用,必然都已经身居要职了。
而要做到这一步,社会化抚养,绝不是工业党张口就来的那种,不是什么家长不管,钱一交,或者财政一拨款,就由机构来办,不管这机构是官方的还是私人的!
社会化抚养,就是整个社会来当父母,来当老师。
社会与家庭的相辅相成,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能真正的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多的集体化生活才能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
一切也主要是围绕“安”来搭建。
这才是良性循环。
让所有职业都处在同一个范围内,不说绝对平等,但至少没有层次之分,更杜绝擅长管理的人才因为管理权限而获得不平衡的资源,从而导致权力的差异产生了阶级。
别人做更多的贡献,凭什么就不能拿更多的好处?
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都是共通的,社会化抚养更是丝毫不用担心孩子出远门的事情。
新的信用体系,信用积分的每100点就可以提升一级,要更加平滑一些。
而且。
严征平也看着曙光城的白皮书,不由感慨道:“李和他们也真敢做。”
“所以。”
“不试点是对的,这样一套新的社会模式,需要多长时间来实验?放出了消息,每一点变动都牵扯人心,时间长了,抗议的声音只会越来越多。”
“倒不如……快刀斩乱麻。”
“我看,他们做的很好啊。”
(本章完)